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243章 精兵猛将集南阳 铁骑健马降高奴

汉中王麾下前将军陈章武率荆州偏师八万人围困宛城。十月末,领英已经率王师出潼关,败燕军,夺取中原弘农郡,遂遣后将军独孤虎、广武将军洪超率精兵三万人,从弘农进攻宛城,相助章武。

独孤虎、洪超二将率兵至宛城与章武会师,章武大喜,对诸将道:“潜龙军师正驻军弘农,以为我后援,吾今得军师援军,即可攻打宛城。”

赵山献计道:“欲攻拔宛城,需得先破其城外之军,如此燕军掎角之势便不复存在。将军再派兵占据要道,断绝其救援,四面围之,宛城便是孤城一座,必将被我夺下。”

章武道:“善,且请军师安排用兵。”

赵山道:“今汉中王麾下精兵猛将尽聚于此,有兵力十余万人。敌军虽有七八万人拒守宛城,然已经非我之敌。将军可让独孤将军和洪将军率本部军攻打宛城外燕军,公孙车必然来救,再可让武将军与楚月将军率三万军相击之。如燕军敢与我军交战,将军即可亲自率众前往击之,燕军必败。如燕军不敢与我军交战,必然退回宛城,则我可趁势夺取城外燕军据点,阻断道路,断绝其辎重供应,只需围困宛城半月,燕军必乱。”

章武赞道:“军师之计,正合吾意。”于是便命独孤虎、洪超二将,率精兵三万人攻打宛城城外韩杰所部驻军。

韩杰领三万人屯扎城外,见汉军来攻,便领兵相战。韩杰亲自出马,提枪叫阵,洪超纵马相迎,战十余合,洪超败走。独孤虎遂提枪出阵,韩杰见独孤虎年纪甚大,以为与洪超相当,遂不加再意。然交手三合,韩杰只觉手中微微发麻,不禁大惊,遂奋力相战,又战二十余合,独孤虎枪法不乱,韩杰已经落于下风,见独孤虎威猛难敌,遂虚晃一枪,拔马逃回阵中,下令一万步军出阵冲击汉军。

独孤虎见之,遂让洪超领一万步军来迎,两相接住交战,韩杰遂令营中二万步骑从左右两翼冲出,欲要歼灭洪超所部。独孤虎便令两万铁骑出击,接住燕军交战。韩杰所部虽为精锐,然难敌独孤虎二万铁骑,被汉军冲散队形,遂溃败,韩杰折兵数千,便收军屯扎大营,汉军又前来围之,韩杰便请公孙车前来相救。

公孙车在宛城内,得知韩杰为汉军所攻击,部将请其相救,公孙车道:“韩将军所部有三万人,足能坚守拒敌。”未及,又闻韩杰被围,遣人求救。公孙车大惊道:“贼军如此凶悍!韩将军所部皆精锐,居然难敌贼军攻势。然我若出宛城兵相救,若贼军趁虚来攻之,该当如何?”

定南将军吕景道:“韩将军屯军城外,与宛城形成掎角之势,将军如不救,恐其被贼军所败,如韩将军不能守,宛城也将危矣。”

公孙

车道:“吾非不欲救之,今贼军援军至,军势大振,我军兵力便不足相敌,只可以守为上。今若出城相救,兵少不济事,兵多又恐为贼军所乘。不如请韩将军撤回城内,共守宛城为上,再等待陛下援兵到来。”

于是便传令让韩杰将兵马撤往宛城,韩杰闻知大惊道:“若我军回撤,贼军若断我城外要道而围之,宛城便是孤城一座,迟早将陷落贼手。”遂又回书公孙车,说不能撤回宛城,如若撤回,汉军将占据城外要道,断绝宛城交通,请公孙车拔二万军相救,就能保住城外据点,贼军便不敢轻易进兵。

公孙车接到韩杰书信,犹豫不决。吕景道:“将军可再向陛下求援,令韩将军先回驻宛城城下。今城中粮草尚可支持大军半月,只需坚守半月,陛下必然再发援兵前来,贼军便可退也。”

于是公孙车便令韩杰道:“我军不如贼军之众,若出城救之,恐遭其攻击。今不宜与贼军相战,将军且宜速速回撤宛城相守,待陛下再派援军到,便可退敌也。”【爱奇文学最快更新】

韩杰接到命令,无奈,只好将二万余人马从城外撤回,屯驻宛城城下。独孤虎遂率军夺取了城外据点。洪超又率军袭击宛城北面要道,占据隘口,遂断绝宛城燕军粮道。章武亲率大军六万人列阵宛城南面,又命武兼文率本部二万军围困宛城东面。于是宛城四面被围,燕军皆不敢出,公孙车急忙修书告急于公孙霸,令军士饱食严装,夜半骑快马从城北汉军空隙中奔出,驰向洛阳而去。汉军虽然发觉,然未能堵截,追之不及。章武遂下令严加防守,休得再放走城内一人一骑。

公孙霸又得宛城急报,心下不安,遂设朝商议,问群臣道:“贼军已至弘农,今又遣兵相攻宛城,宛城公孙车又向朕请求援助,然朕方对付贼军潜龙之师,无暇顾及宛城。卿等有何策以解此燃煤之急?”

归海卫奏道:“宛城亦我大燕战略要地,不可不守。如宛城若失,荆州贼军便可犯我洛阳。当前之势,以臣观之,贼军潜龙见闻人昭远又提兵屯驻新安,必然不敢轻进。其增援荆州贼军,意在破我宛城,然后两军会师中原,共破我王师也。臣以为宛城不可弃,陛下宜增援镇南将军。”

公孙霸问道:“朕前番派遣韩杰前往相助,宛城有八万兵力,不能阻止荆州贼军北犯乎?”

归海卫道:“贼军既然占领弘农,前进洛阳受阻。潜龙之意应为从他路再进犯中原,而最适合者,莫过于宛城。潜龙贼军既然与荆州兵相会合,臣料知潜龙之意,是在取宛城也。宛城虽有镇南将军八万兵马,然贼军势众,且围困宛城贼军尽是汉中伪王麾下精兵猛将,臣恐公孙镇南难于相敌。”

公孙霸又问道

:“朕若以洛阳之军尽遣至宛城据贼,可退贼军否?”

归海卫奏道:“陛下若亲往,必然能退贼军。然贼首潜龙方领军对洛阳虎视眈眈。如见洛阳空虚,其必率众趁机袭取洛阳。臣以为,陛下不应轻动,先增援宛城精兵三万人,再从冀州、山东等地抽调兵力防护洛阳。”

公孙霸道:“卿所言甚当。但不知此番该用谁为大将为宜?”

言末毕,公孙鸿出座请道:“臣数次率兵拒贼,未有建功,今又败于湖县,不胜惶恐。此番臣愿提兵前往宛城拒贼,以雪前番败军之耻。望陛下恩准,臣今如果不能退贼,便誓言不再回见陛下也!”言罢,伏地叩首请命。

公孙霸沉吟不答,皇甫照见之,遂出奏道:“宛城重要之地,不可疏忽。公孙少将军虽然勇武超群,然资历尚浅,恐非贼军陈功、赵山等敌手也,还望陛下察之。”

公孙鸿闻言,遂跪地又对公孙霸请道:“臣受陛下隆恩,愿粉身碎骨相报。不想未有建功,却折损军马,臣心胆欲裂,痛彻肝肺。今大燕国家有急,陛下不用宗室,又能用谁呢?臣今番此去,必当知耻而后勇,定不会再像前番败绩。臣若不雪此辱,将死不瞑目也!”

公孙霸闻言,遂矍然而起,嘉赏公孙鸿道:“朕侄可谓是虎父无犬子,朕有此英雄之侄,何愁贼军不退乎?”遂下诏令,以镇北将军公孙鸿为将,统领洛阳三万人马,前往宛城拒敌。

归海卫见之,遂出奏道:“陛下既然以公孙少将军为将,臣仍请以为军师,辅佐少将军退敌。”

公孙霸闻言大喜,道:“有军师前往,朕无忧也。”于是授司徒归海卫使持节,以为公孙鸿、公孙车所部军师,可节制公孙鸿、公孙车二将。

原来公孙霸心中有意再让公孙鸿领兵前往宛城,只是碍于其前番败绩,恐皇甫照、汪谦等反对,不好任命。归海卫揣摩上意,遂鼓动公孙鸿请命领兵,然后自任军师,好掌控十万大军。公孙鸿因为前番之败,正欲要建功雪耻,所以无不从之。皇甫照、汪谦等朝臣,见公孙霸决议如此,遂也不再出言。

领英屯兵弘农,闻知宛城战报。遂与文雄商议道:“宛城若被困,公孙霸必然再遣军救之,今我大军十余万已经围困宛城,兵锋正盛,正可以围城打援。吾欲再向宛城用兵,阻截燕军来援,相助前将军围宛城。宛城若救援断绝,必然不能久持,我军可不战而下也。如荆州军进至中原,则吾两路军可对闻人策形成夹击之势,燕军可破也。兼武以为如何?”

文雄道:“然也。以雄之见,军师可在弘农屯驻,以牵制闻人策。雄与封将军率军前往宛城阻击来援之敌。如燕军不能驰援,不须月余,宛城便

军心动摇,其虽然兵多,然吾军已经不惧也。”

领英大喜,于是便令封传车为大将,文雄为军师,分兵三万人,皆汉军精锐,前往南阳郡以阻击来援之敌。建夏又从长安增援两万人马至弘农,领英亲统之,以牵制闻人策军。

公孙鸿与归海卫率军前来驰援宛城,却被文雄、封传车三万军半路阻截于陆浑,不得进入南阳郡。燕军一时无策,归海卫遂传令公孙车,令其在宛城坚守,待半月之后,冀州、山东等地援兵再至,便可前来宛城解围。

却说征北将军都督并州军事王腾在长安,见领英已经率众出潼关。遂向汉中王请命,欲要出兵剿除伪燕。领英出兵之时,已经对建夏进言请纵横率兵略定并州,为汉中王取下并州之后,然后挥师向东,以协助建夏平定幽燕、冀州等。建夏款留纵横在长安饮宴,礼待甚厚。建夏因为担忧领英兵力不足取下中原,所以留纵横军马相驻长安。纵横在长安住十余日,心甚焦急。于是请命建夏道:“今殿下王师已出中原,以臣料知,潜龙军师文韬武略,才具经纶,必能荡平中原。并州伪燕余党尚未除,今燕军挫锐,战机难得,殿下正宜趁势而下之,臣愿提兵为陛下荡平并州。”

建夏闻言,遂意决,于是令纵横提本部兵收取并州。纵横领命,便率三万骑从秦直道直进,两日之间便行军至高奴,纵横列阵高奴城下,传令上郡太守乐丰投降。

乐丰与北地太守邯郸引联合,聚集三万军马,一万部署上郡黄河隘口,一万屯扎高奴,余下一万,皆屯扎他处险要。乐丰见纵横又提兵来,遂告急于邯郸引,邯郸引请丁弘率八千兵救之。纵横闻知,便以两万军围高奴城,以赵如霜率一万军来迎击丁弘。

两军相遇于沙漠,赵如霜出马,喝令丁弘道:“如降汉中王,皆可赦罪留用!”

丁弘见一女将出马,不知其人,左右告诉道:“此女将乃王腾之妻也。”丁弘闻言,仰天哈哈大笑道:“你乃一介女流,安敢提军与吾相争?汉中伪王夺吾凉州,此仇正恨无处可报,今你既然是汉中伪王之党,且先剿灭你,吾再来剿除汉中伪王,以雪此恨!”

赵如霜闻言大怒,遂纵马出阵,手执双刀叱丁弘道:“败军之将,何敢以言勇!如不降,尽可出战一决胜负!”

丁弘闻言不禁羞惭满面,随即又转怒,欺负赵如霜女流,便提枪出马来迎战赵如霜。

赵如霜挥动日月双刀,抖擞精神,昔年英姿犹在。丁弘虽然也以勇武著称,然巅峰已不再,就任凉州刺史后,便少有上阵,武艺荒废。今又年近五十,枪法已经大不如前。与赵如霜相战十余回合,便落于下风,渐渐不支。

丁弘部将李围见之

,暗中拈弓搭箭,欲要射赵如霜,丁弘且占且退,只退到己方阵前,李围便一箭向赵如霜射来,赵如霜抬眼瞥见敌阵前有人放箭,立即纵马闪开,丁弘背对却不知道,见赵如霜纵马闪开,正不知何意,乃右手举枪,忽然箭到,一箭射中丁弘手臂,丁弘手中枪随即掉落于地。

赵如霜见状,又纵马前来欲要斩杀丁弘,丁弘右臂中箭,遂伏在马上,向己阵中奔来。

李围见之大惊,急忙撇了弓箭,提刀纵马来救丁弘,赵如霜刚要追至丁弘之时,却遇李围赶将上来,赵如霜见其阵前放冷箭,不由得勃然大怒,柳眉倒竖,娇叱一声,手中双刀起,如流星赶月,快如闪电,李围见之大惊,方欲提刀招架之时,赵如霜右手中刀已经落下,正中李围颈项,李围颈中喷血,赵如霜左手再一刀,边结果了李围性命。燕军已经救应得丁弘回阵,赵如霜亦拔马回阵,随即号令全军,冲杀燕军。

燕军见李围没有射中赵如霜,却误伤丁弘,都各自面面相觑。丁弘中箭回阵,见李围已经被赵如霜斩杀,心中惊惧,又见赵如霜领军杀来,遂顾不得将右臂上箭拔出,传令全军拒敌。

部将皆道:“将军已经负伤,且贼军尽皆铁骑,不可相战,还是撤退罢。”

丁弘奋然道:“今贼军已近杀来,我撤退已经不及,吾部下八千余众亦是精锐,何惧贼军?”遂命军士用铁链数道布于军前,来拦截汉军铁骑冲锋。

赵如霜领军冲至,见铁链横截,赵如霜便命部下长戟兵,三人为一组,人借马力冲锋,以长戟挑开铁链,燕军不过以数名军士用手执住铁链两端相阻截,三骑长戟兵一冲过,借马力用长戟挑起铁链,力道甚大,两端军士便手握不住,于是数道铁链皆被挑开。赵如霜令军冲击燕军军阵,丁弘不能敌,燕军大败,遂望长城而逃。

赵如霜命军追击,燕军沿路溃败,多有走失,丁弘逃至长城驻扎,还剩下五千人。赵如霜率万骑进围长城,将战况报于纵横。

纵横在高奴闻报,遂命麻准引五千军速至长城,歼灭丁弘所部。麻准领命,提大斧上马,带领五千铁骑,一日之间便驰往长城,助赵如霜攻击丁弘,攻打大半日,燕军已经不能支,见汉军势众,于是多有临阵投降者,丁弘不能禁止。至晚,燕军长城大营被攻破,丁弘见大势已去,遂拔剑自杀。赵如霜与麻准便收降其众,占据长城,传捷报于纵横。

纵横闻之大喜,遂传令上郡太守乐丰,说丁弘已死,高奴救援断绝,迟早必下,不如早出城归降,汉中王尚可任用。

乐丰闻言惊疑,然心中将信将疑,在城上对纵横道:“你言丁刺史战死,可有凭据?如果真战死,吾便出降。”

纵横不得已,遂传命赵如霜、麻准,将丁弘首级送至高奴,传示乐丰,乐丰见之大惊,城中震怖,于是便开城出降,迎接纵横军入城。纵横平定上郡,仍暂以乐丰为上郡太守,遣人再去北地郡招降北地太守邯郸引。

邯郸引闻知丁弘战死、乐丰已经投降,于是也率北地郡降纵横,纵横令人安抚之,修书报与建夏。

纵横已经平定上郡与凉州北地郡,于是召回长城赵如霜、麻准二将人马,纵横道:“今并州还剩下上党、雁门、定襄三郡未平定。雁门、定襄远离中原,可等汉中王将中原平定之后,再定未迟。今唯有上党敌军驻守甚众,欲要平定上党,还需得从河东进军。今且可先驻兵上郡黄河岸边,待吾与伏波将军相商议,再行进军。”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