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期5

在幼儿园读小班时有的时候老师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在一段时间里不会安排去室外的操场去玩,而是让我们都到位于二楼的一个室外阳台去玩,反正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非常小的孩子,那个阳台竟然把我们这一个班的孩子全都容纳了进去。

高高的栅栏保证了我们这些孩子不会出任何危险,有时我和几个小伙伴也不玩什么,就站在那里把着栅栏看着外边的那个操场,其实很多的时候操场里什么都没有。可能偶尔会有家里有事需要接孩子的家长在操场上匆匆一闪而过。

位于小班这个楼的对面是个二层楼,二楼是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午睡的地方。而一楼所有房屋的屋门全都是面向操场方向打开,现在我还记得如果从我们小班的位置方向看过去的话最左边的那个门是幼儿园食堂的房间。因为经常在午餐之前我们会看到厨房的叔叔和阿姨抬着已经做好的食品走向我们吃饭的地方。而其它房间都是干什么的顺序我早就忘记了,但是如果按今天的话来说应该都是行政办公室,其中还有一间屋子是保健室,有的时候我们玩的时候摔了的话在保健室就把伤势给处理了。

最右边的那间屋子我也记忆深刻,那是因为右边那个屋子住的全都是按照我们当时的话来说是解放军叔叔,人数按照正确的说法应该能有一个排吧!其实后来我父亲和我说住在那里的军人其实应该是武警。

为什么对这个曾经居住过武警叔叔的房间记忆这么深刻呢?其原因就是因为每当我们站在位于二楼的阳台的往下看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从这个屋子里经常出来一个和我们差不多的小姑娘,几个武警陪着她在空无一人操场里面玩耍。因此对这些武警居住的那个房间印象特别深刻。并且她拿的小玩具竟然与我们拥有的玩具并不太一样,举个例子来说那个时候我们小伙伴之间曾经流行一个名叫魔棍的玩具,但是我们拥有和看见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的。而这个小姑娘拿魔棍则是粉色与黄色相间的,我们那个时候可羡慕的不得了。

其实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就是如此天真,都是一个玩具只不是因为颜色不一样就特别羡慕和特别想拥有的那种心情太可笑了。但是当时年幼的我们这一批孩子就是这么样的一个思想。

后来有一次我们也在操场玩的时候正好她也出来玩,于是我们这些孩子就玩到了一起。当时她只是和我们说她每年也就是能有一次的时间能来这里看看当兵的爸爸。后来我知道了她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和她的母亲探亲,但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只是认为她和她爸爸相见一次挺难的。

至于为什么这个房子里会居住武警当时的我们是不知道原因的,其实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长大以后又回到了原先大厦幼儿园的原址的时候曾经看到了居住在那附近的幼儿园王老师,王老师告诉我那个时候位于幼儿园附近的一个省级机关单位的武警宿舍正在翻建施工,因此幼儿园给武警倒出了一间房间让他们临时居住。但是对于王老师的说法我也没有办法去验证了。

总之对于居住了武警的这个房间的印象是特别深,除了在二楼的阳台看到武警每天进进出出之外还有就是有的时候武警也会到幼儿园的厨房进行帮忙,并且有的时候还会帮着厨房的叔叔和阿姨抬着做好的饭菜送到幼儿园小朋友吃饭的餐厅。

每天一到中午的时候,小班的小朋友们就会排着队路过操场去往位于大班和中班的那栋楼,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小班单独放在单独的一栋楼里。可能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着想吧!毕竟大班和中班的孩子如果和小班的孩子呆在一起的话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吧!

那个给小朋友吃饭的餐厅现在我都记得是挺大的三个房间,大中小一个班一个房间,并且在进入的时候是分批分时进去的。等小朋友进去的时候,盛饭的小饭碗和小勺子已经摆放在了给小朋友订制的小餐桌上面。

有的时候是我们坐着不动,而是厨房的阿姨将饭菜给我们打满。有的时候则是厨房的阿姨和叔叔把饭菜抬到门口的位置以后,三个班的小朋友们分别排队去打取。

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是用小勺来吃饭的,为什么不是说所有而是说基本呢?其原因就是不光我们所在的这个小班并且在中班和大班的班里面每天都会看到有那么几位小朋友在用筷子来吃饭,好家伙我们那个时候是真的羡慕死了。那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不止一次和我们说道早日使用筷子的话会使人特别聪明,因此不会使用筷子的我们那个时候就认为那几位使用筷子的小朋友肯定特别聪明。在这里我承认我真的是不属于大脑发达的那种人,就使用筷子的这件事情来说直到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会使用,而那个时候我的几个弟弟都会用筷子吃饭了。

除了厨房的叔叔和阿姨给我们做饭以外,我们偶尔还会在午餐时吃到特别好的午餐,那就是因为大厦幼儿园的所属单位是我前边说到的北方大厦,而北方大厦那个时候就是省城里最著名的接待中心,往往很多省里的接待宴会在北方大厦举行。因此宴会结束以后,那些孩子在大厦幼儿园的家长会到餐厅把餐桌上没有人动过的菜统统打包,然后送到幼儿园里给孩子们当午餐。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偶尔会吃到海参,马哈鱼,香肠等好吃的。有的时候还会吃到味道特别好的包子,但是什么馅料制作的我可真的不知道了,但是有的父母是在北方大厦幼儿园工作的小朋友说是蟹黄汤包,但是到现在我还是对这些小朋友的说法还是有所怀疑的。

那个时候一个是羡慕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还有就是羡慕在吃饭时分到红色小勺子吃饭的小朋友。可能是审美疲劳吧!我们那个时候使用的都是那种不锈钢颜色的小勺子,而红色的小勺子则是色彩鲜艳,因此特别羡慕。而红色的小勺子特别少,可能大中小班加在一起都不到五把。而在另一个幼儿园上整托的二叔的孩子和我说他们那个幼儿园全都是红色的小勺子反而特别羡慕使用不锈钢颜色的小朋友。这个只能是不同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审美疲劳。

我们那个时候也天天做操,是那种哑铃操,当然是木头材质的哑铃。感觉那个时代的老师真的是多才多艺,每天做操的时候都是老师亲自弹钢琴,这套体操有多长时间我忘记了,估计也就是10分钟左右吧!

这里面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当时老师弹的钢琴特别好听,因此有几位小朋友说那不是钢琴而是电子琴。当然这完全是瞎说,因为后来我也曾经问过王老师,她和我说当时每天给我们弹琴伴奏做操的老师是音乐学校的毕业生,当然手法的什么就特别好。

至于现在的幼儿园还有没有老师亲自弹琴的事情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我的一些晚辈上幼儿园以后和我说无论做什么活动基本都是放现成的音乐了,老师根本就没有亲自演奏过乐器。

在我们平常活动的屋子里有三个大号的皮箱,记得那个时候大厦幼儿园的老师经常组织一些小朋友去进行演出,当然每一次的人都会有所不同,而演出的内容就在这三个大号皮箱里。

因为打开以后就会看见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里面往外拿出各种乐器,那可是真正的乐器而不是玩具,因为平日里这三个的大号皮箱都是锁在玻璃柜里的。

现在依稀记得的乐器有三角铁,带有木质把手的碰铃,小提琴,口琴。肯定是有挺多种类的,只不是这么多年我都忘记其它乐器的名称了。那个时候老师管已经发放完乐器的我们叫小小乐团,而我经常使用的乐器就是那带有木质把手的碰铃。本来我也非常想使用三角铁的,但是可能是发放顺序的原因吧!每一次发给我的都是这个碰铃,而使用小提琴的每次都是使用小提琴。

至于那个时候到底这个小小乐团出去表演是什么效果我真的不知道,原因就是每一次的演出不可能所有的小朋友都会选上,老师会选她们认为演奏不跑调的孩子吧!反正我是一次都没有选上过,因此那个时候我还挺伤心的。那是因为被选上的小朋友会穿上幼儿园统一制作的那种漂亮演出服,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大多数人们的服装颜色都还是很大众的。因此我那个时候特别羡慕穿上演出服的小朋友。而被选上的小朋友往往也会在演出结束以后会再穿一段时间的演出服。

现在幼儿园进行演出我不敢说没有,但是相对于我小时候的演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因为现在孩子的家长都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往往在休息日的时候给孩子就已经安排满了兴趣班的课程,就算幼儿园有这种活动,大多数家长都会推掉的。

另一方面来讲我小时候的娱乐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太少了。现在的孩子可能没有上幼儿园呢就已经玩手机玩的非常熟悉了。而我们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对这种可以参加演出的机会都是热情特别高的,虽然本人一次对外演出都没有选上,但是每次排练的时候依旧热情非常高。现在的孩子可能永远不会理解那种感觉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幼儿园三个年龄班级的孩子全都去了一个大体育场,并且在那里看到了更多的孩子,这个体育场到今天我都说不出到底是哪座体育场,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里面太大了。

绿色的草皮,蓝色的天空。父母给带的几种零食,种类并不太多。因为80年代初期零食的种类本来也不多。幼儿园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顶遮光帽(我们那时也叫太阳帽),后边是松紧带。可能是我的脑袋比同龄孩子大吧,这顶帽子我一直带到了小学毕业才淘汰,后来也不知道那里去了。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是一次全市幼儿园的运动会,那个时候我还很奇怪呢!三年幼儿园的时光就参加过这么一次以幼儿园为主的大型运动会,后来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因为只有大班的孩子才可以直接参加竞技比赛,所以那时还是小班的我们这些孩子就是看热闹。直到今天我能记得的比赛项目有拔河、立定跳远、还有女孩子的专属项目那就是跳皮筋,肯定不止这三个项目,但是其它的项目我是记不清楚了。如果我有超强的记忆力,那么上学以后也不至于英语学的那么差劲。

那个时候罐装饮料在我们的省份城市基本上在市场是看不到的,如果有哪个孩子带有罐装饮料的话,那基本上都是有海外亲属或者家里的亲属有出国经历或者是有那种高级宾馆工作的,但是1984年以前别的地方的小朋友是否能喝到罐装饮料我可不敢说。

正因为这样,家里人给我们带的饮料基本上都是那种塑料袋包装的,然后配上吸管。本来父母告诉我如果想喝的话请找老师帮助用剪刀剪一下,但是给我带的那几袋我基本都是用牙咬出一个小口以后就插入吸管喝了。

至于小零食我印象最深的好像就是山楂片,当然还是那句话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至于那个时代的零食记忆也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集体记忆,有的只能是地域性的幼年记忆。幼儿园虽然说只有三年,但是至今在我的脑海的挺多事情都是印象特别深刻的。

可能是那时人小,因此对周围的一切感知与现在的眼光不一样,直到现在对于我来说那天的运动场再我看来都是特别大,并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天到底去的是哪座体育场我竟然不知道。我想父母当年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因为我也没有询问过父母这件事情,等现在想询问了,对于三十多年以前的事情父母早就忘记了,更何况这件事情对于家里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父母也没有必要往心里去。因此到底是哪座体育场恐怕是在短时间之内不会知道了。

也不能说没有穿过幼儿园发的衣服,虽然演出服的衣服我没有穿过,但是那天去体育场的时候幼儿园也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套的衣服,样式是什么样子早就忘记了。

但是第二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大中小班的小朋友们几乎是90%左右都是穿着那套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幼儿园又要有什么活动了呢!

这么多年以后我曾经想过为什么那个时候小朋友样都非常喜欢穿幼儿园发的衣服呢?

原因可能就是当时的家庭给孩子购买衣服的机会不是很多,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母亲给做衣服。穿买的新衣服的时候可能也就是在春节的时候,但也不可能从里到外都是新的,顶多是是件新的上衣或者裤子,再加上小孩子长身体也快再加上我们那一代的小孩子都爱在外边玩,新衣服没等穿小可能就玩坏了,因此还是给做的时候多,因为是母亲亲自做的也就不管什么样式不样式了,只要能穿就行。

正因为上面的这个原因之一吧!幼儿园发的衣服都是特别漂亮的,因此都特别喜欢穿幼儿园发的衣服。可惜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没有照过一张相片,也就不知道当时漂亮的幼儿园的漂亮衣服现在看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情。

母亲可能是特别喜欢女孩儿吧!因此我特别小的时候照的有限的几张照片竟然还有把我打扮成小姑娘模样的照片。

也就是因此这个原因吧!我自从上幼儿园以后那种女孩儿特征一些东西竟然母亲都给我买过。比如说下雨时穿的雨靴母亲给我买的是红颜色的。

其实这个倒是无所谓的了,因为那个时候的幼儿园在一楼的一个房间里都有特别多的柜子,而每个柜子上又有很多属于每个小朋友的小格子,小格子外边还有一个不带锁的小木门。打开这个小木门我忘记是分两层还是三层了,总之上边放的是衣服,下边放的是鞋。那是因为有的小朋友把在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和家里穿的分的特别细。当然如果幼儿园发了衣服那么在一段时间里就不分的特别细了,在幼儿园和回家都穿着幼儿园发的衣服。但是大多数时间里还是分的挺细的。

如果送我去幼儿园之前下雨了,那么母亲肯定会让我穿着这红色的雨靴去幼儿园。因为反正穿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还是要换成在幼儿园里穿的鞋的,因此我穿红色雨靴去幼儿园的这件事除了正好遇见同时到幼儿园的小伙伴一起更换衣服和鞋的时候有可能会看见之外,其实看到我穿红色雨靴的小伙们其实不是挺多。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如果不是小伙样起哄的话,那么其实我可能也未必会放在心上。

我忘记了在幼儿园的这三年时间里的哪一年母亲给我换一双夏季的凉鞋。

其实夏天穿凉鞋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母亲给我换这双凉鞋给我的感觉好像特别像是女孩子穿的,也是红颜色的,并且凉鞋面的造型在这么多年过去以后我依然记得是蝴蝶的图案。这双凉鞋后来听母亲说是当列车员的舅妈在跑上海线的时候抽时间给我买的。材质应该是真皮的,因为在我穿的时候没有感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

后来有一次在午觉醒来以后,等家长来接的这段时间老师领着我们来到了幼儿园大院之外,别看那时都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但是只要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撒欢的玩的话,那么肯定分成好几个“小帮派”。然后按照今天话来说就是角色扮演,但是无论怎么分配角色我都去的是女性角色。直到那一天我问为什么每次都是由我扮演女性角色的时候我才知道就是因为这双凉鞋的原因。按照那些小伙伴的话就是穿的就是女孩的凉鞋,当然就要扮演女孩角色了。

也就是这一天回家以后我也和母亲发起了脾气,那意思就是说什么在幼儿园里也不穿那种带有女孩子特征的凉鞋了。母亲在第二天还是第三天的时候给我买了一双和众多我们那个时代大多数男孩子都会穿的一种深颜色的塑料凉鞋。我印象里应该是褐色的,但是相同款式的凉鞋分挺多颜色,但是这种褐色的应该是最多见的,但是我也见过有的小伙伴穿着那种黑颜色的。

也就是那次和母亲发脾气以后,起码在幼儿园里属于我的物品当中带有女孩子特征的物品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家里还是挺多的。

在上小班的时候我除了穿那双带有女孩子特征的凉鞋之外就是穿着一双由母亲亲自制作的一双小小的绣花鞋,那穿上的感觉直到今天我还记得,真的是特别舒服。中班和大班的时候夏天除了穿凉鞋以外就是穿那种黑颜色的布鞋。

至于女孩除了穿凉鞋以外还穿什么样的鞋我可是忘记了,这一晃都三十多年过去了,就算当初注意过也都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是肯定其中有的女孩子会穿一种女士布鞋,因为起码同时代在我生活的这个北方省城里一到夏天的时候会看见挺多阿姨穿一种黑色的布鞋,至于样式我真的形容不出来。当然我不知道同时期的其它地方的与我同龄的人穿什么样的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走在街道上想找出两个人穿一模一样的衣服和鞋的话那简直是太难了。

在春秋冬季的时候我们那时在幼儿园的小伙伴恐怕还是穿皮鞋和棉鞋的多,穿旅游鞋的不能说没有,但是少之又少。我的印象里好像整个幼儿园三年的时间里好像只有极少数的小伙伴穿过那种旅游鞋,如果非要说出一个具体的人数可能也就是不起过5个小伙伴吧!而这几个小伙伴的家庭背景就是最不善于打听消息的我当初也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几个小伙伴的家里的爷爷或姥爷要不是高干,要不就是家里有父母有在涉外单位工作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放在什么时期都不过时。

虽然在幼儿园的家里爷爷或者姥爷是干部的小伙伴不在少数,比如我的爷爷也算是干部。但是和这几个小伙伴比起来的话,那我爷爷的官就是太小了。那个时期虽然说干部的收入不能和今天比,但是那个时候干部眼界和人脉可不是那个时候一般家庭能拥有的。

我们那个时候都穿着系鞋带的皮鞋,每天换的时候由家长给系好。别看系鞋带这么很简单的事情在今天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我们那时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就算是最聪明的小伙伴也不会。假如在自由活动的时候鞋带开了的话,只能举手叫老师帮着系一下。

可能有的人会问睡午觉醒了以后怎么办,难道老师帮每个孩子都把鞋带系上。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大部分孩子午睡的时候其实都是把鞋子硬脱下来的,也就是说鞋带并没有解开。等到醒了以后集体穿衣服的时候再把鞋给硬穿上。其实不光我们那个时候这么干,前不久我询问我的侄女的时候,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也是这么弄。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们大家做完哑铃操以后排队进行走圈时有的小伙伴就会走出队伍然后蹲在那里摆弄着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在系鞋带。一开始是一个两个的,再后来连有的女孩子都动不动站出来蹲在那里系着鞋带。其实站在队伍中的很多小孩子都看出来其实很多小伙伴的鞋带并没有松动,至于为什么会离开队伍蹲在那里系鞋带的原因那就很多,一个是掌握了系鞋带的方法以后怕忘记了,离开队伍蹲在那里把鞋带解开再重新系上以巩固记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是有炫耀的嫌,让众多幼儿园的小伙伴知道他会系鞋带了。

后来又是在我的连哭再闹的威逼之下,母亲用了一天的时间教会了怎么系鞋带。我是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学会的,而我二叔的孩子和我说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会了,其实我对他的这种说法总是感觉有些不太相信,因为幼儿园里与我一届最为聪明的那个小伙伴和我说他学系鞋带都用了将近半天的时间。别看系鞋带这个行为特别简单,但是对于那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个理解程度非常难的一个动作。因此对了我这个堂弟的说法我只能是报之一笑了。

学会了系鞋带以后,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做完哑铃操以后在走圈的时候我也走出来队伍蹲了下来,进行着解开鞋带又系鞋带的动作,现在想一想其实那个时候的行为真的挺好笑的。

在小班的时候特别羡慕上大班的那个人,因为那个时候就知道从大班毕业以后会到一个叫小学的地方,那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当然这是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们的。

不过那个时候总是感觉从幼儿园毕业遥遥无期,每天依旧是快乐的去幼儿园。并且依然是偶尔的羡慕一下那些可以提前被家长接走的孩子。

而每天来往幼儿园的途中在眼里看到的是整个城市的大发展和大变化。原来幼儿园所在主干道上有很多那种小二楼小三楼,而与幼儿园一道之隔的那个位置原先也是个非常破旧小二楼,是那种木质的二层楼房。

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室外玩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楼房被拆除了。那个时候我应该是上中班了,因为从教室的窗户也能看到这个被拆除的场地,从打地基到最后完工差不多让我们全程观看了。

但是为什么我对这个新建的楼房记忆这么清楚呢!原因就是这个用现场眼光看来并不高的新建筑的外表用现在的术语来讲用上了玻璃幕墙,这在当时在我们的眼里看到的建筑都是水泥墙面的建筑比起肯定印象特别深。

并且当时我们这个班里有一个小伙伴曾经说他的父亲就在那个建筑队里工作,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是对他说的话有所怀疑,因为当时的孩子其实也包括我在内都是特别喜欢让大家另眼看待,那么如何让大家另眼看待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天天都在关注事情里面有我们认识的人。当然都是孩子,也不能就是说吹牛或者是撒谎。只能说是都有那么一种虚荣之心。

那幢建好的外表带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应该也是整个省城里第一个带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了,起码当时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当时除了家在附近的孩子的之外,北方大厦职工的子女可不都是住附近的,住在全市几大区的都有,如果那些小伙伴在往来幼儿园的路上看见有相同的建筑的话那么平常的说话之中肯定会说起的,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哪个小伙伴说过省城其它地方还有类似的建筑。

那个时候这个玻璃幕墙有时会把太阳的反光反射到我们教室里,那时我们还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好奇,因为在已经不是阳光直射的时间里能把阳光反射进来,那肯定好奇。甚至在反射阳光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还愿意看着正在反射阳光的那个建筑。而老师看到以后会第一时间进行阻止。

后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个建筑的玻璃幕墙被拆除了,当然这已经在我离开幼儿园以后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了,具体原因不知道。因为当时这一片儿不是正在建筑的工地就是已经完工的高楼,周围已经没有一个原始的住户了。

但是我还是听到一些关于被拆除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个玻璃幕墙反射光好像是把一个孩子的眼睛弄伤了,幼儿园园长向市里面反应了问题,然后是政府下文把玻璃幕墙要求拆除的。当然这件事都已经是90年代中后期了,具体是什么原因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

现在光污染可比那个时期更为严重了,但是投诉都没有用了。真的不知道是哪个方面出了原因。

幼儿园在面向的那条主要大街的方向也有一个院子,并且院子还有一个长年不开的铁栅栏门。这个院子在我上到中班的时候还在空着,并且也不使用。直到上大班的时候有一天幼儿园在这个院子里制作了一个滑梯,应该是只用一天的时间这个滑梯就制作完毕了。因为在制作的当天不时的听到从院子里传出了电焊的声音,并且那种火花的闪光还不时的反射进教室里。

还没有正式让我们使用的时候我们这群孩子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滑梯只有公园才有,起码那个时代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想玩滑梯只能是求着家长领着去公园去玩。那个时候公园可不是免费的,都得花钱进去,因此每年去公园的次数都是有限的。我可能和同时期的孩子比起来相对幸福一些,因为太爷爷那个时候经常会领我去公园去玩。而每次玩滑梯的地方都是小孩子们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在我还记得公园里有大象滑梯,带有滑杠的滑梯,有低中高三个高度的滑梯,有直行加那种来回转弯的滑梯。并且滑梯的外表都涂有那种特别鲜艳的颜色。但就是这样每次也玩不了几次,毕竟太爷爷看着我是力不从心,让我滑了几次之后就不让滑了。

现在公园已经改造成了那种以纯散步为主的公园了,我上边所说的那几个滑梯早就成为记忆了。只有大象滑梯换了个位置进行了复建,但是说实话现在孩子好像对滑梯早就失去了我们那个时候的热爱。现在每次去早已经免费进入的公园时看到孩子挺多,但是好像对滑梯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了,最多的时候可能就是不到5个孩子玩滑梯。可是我们那个时候玩滑梯动不动20-30个孩子排队滑太正常了。

因此幼儿园里制作了一个直行加转弯的滑梯我们肯定特别高兴,那就是意味着就不是天天可以滑滑梯,起码一个星期也能滑一次。重要的是不用求着家里人花钱买票进公园玩了。

制作好的第二天,幼儿园里负责后勤的那个叔叔又给滑梯的外表刷了个浅蓝色的油漆,看上去更像是属于孩子的滑梯了。

等到让我们使用的那天,整个幼儿园是分着让玩的。上午先让小班的玩,接近中午的时候是中班的玩。大班的我们是午睡结束以后家长来接之前的这段时间玩。

幼儿园制作的这个滑梯也是一个直行滑道加上两个来回转弯的滑道。通常作为孩子的我们更喜欢玩的是转弯的滑梯,而老师则更喜欢让玩从那个直行的滑道滑下来。可能是看待事情的出发点不一样吧!

作为孩子的我们喜欢转弯的滑道的原因可能是内心里有一种自我挑战的因素吧!这一点我也不太肯定,但是从众心里应该也是存在的。另外还有就是我们那个时代在滑转弯滑道往下滑的时候总是喜欢弄一些小石头子带上去,然后在往下滑之前先把小石头子扔到滑道上,然后就听见一种难道形容的声音自上而下去的发出。然后我们在高兴的从滑道上滑下去。这种声音只有在这种转弯的滑道上发出的声音才大,而那种直行的滑道扔完石头子以后发出的声音不是很大,这也是我们喜欢玩转弯的滑道原因之一。后来在幼儿园玩滑梯的时候我们依旧扔小石头子,但是被老师给禁止了。但还是有一些胆子较大的小伙伴在打滑梯之前扔小石头子。

而直行滑道相对来说老师看我们的比较清楚一些,另外还有就是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也方便老师进行处置。记得有一次一个女生在玩转弯滑梯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把脚卡住了,在那里急的直哭。老师急的也是干着急想不出什么方法来,后来还是临时居住在我们幼儿园大院里的武警过来了三个叔叔上去才把那个女生给救了下来。

女生的脚也没出什么问题,只是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并且家长也没有在幼儿园里大吵大闹。这要是换到现在社会的话,那家长不得管幼儿园要比赔偿金呀!

从那以后幼儿园老师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在打滑梯的时候看的更为严格了。一开始是老师都在下边看着我们玩,这件事出了以后每次我们玩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在滑梯上边维持着秩序。原先是一个孩子刚滑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就开始往下滑了,但是这次事情以后前边的孩子不滑到最后起身离开滑梯,那么老师肯定不会让下一个孩子往下滑。

现在想一想我们这个在幼儿园里的滑梯高度肯定不能和公园的那几个滑梯相比,但是现在幼儿园里的那些小滑梯都没有我们幼儿园的滑梯高,如果现在的孩子看到了我们当年玩的那个幼儿园里的滑梯的话,肯定得认为这个滑梯太高了。

现在幼儿园院子里的滑梯基本上都是塑料的,并且高度可能都没有一个成年人的身材高。也不知道是现在孩子没有冒险精神了,还是幼儿园的拥有者害怕出意外从而省略了很多原本孩子应该拥有的设施。

当年我们认为幼儿园给制作的这个滑梯和公园的比起来是矮的,但是如果今天想一想有将近三个成年人的高度,其实也不是很矮的了。只不过我们都拿这个滑梯和公园的比。

有的时候在星期天的时候,我们那个楼房大院的一些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会不自觉的集合在一起,然后让我领路来到这个滑梯所在的大院的门口,然后这帮楼房大院的孩子竟然翻过大门进入院里去玩滑梯,而我则又自己回我们的那个大院了。

当然他们之所以知道这里有滑梯也是听我说的。因为之前我也说过公园里虽然有,但是当时的公园是需要花钱才能进入的,虽然当时也有很多孩子和成年人翻墙进公园,但还是少数的现象。但是相对来说幼儿园的大门高度和公园的围墙高度根本没有可比性,因此我们楼房大院的小伙伴翻大门相对公园的围墙来说可是太简单了。

当然经常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很多小孩子在里面玩起滑梯了,不用问全都是翻大门进去的。

最多的时候整个院子里全都是翻大门进去的孩子,当然这里可都未必是幼儿园的孩子了,更多的孩子如果按照标准的称呼来说的话应该是小学生中的低年级的孩子。

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来这里玩的基本上都是家住附近的,远的孩子来这里玩的话成本也够不上。

但是有一点让我感觉到很奇怪的是我们在幼儿园呆着的时候如果不是后来老师上去进行监督维持秩序的话,经常因为谁先玩而造成一定的混乱场面,但是这些翻大门进去的孩子在没有人进行监督的情况下竟然可以达到一种非常好的默契,场面一点儿也不混乱。就算人最多的那一次场面也没有失控。到今天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在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有时场面都会失控,而这群孩子在没有大人的监督下也会非常有秩序的玩。

这群孩子除了少部分是看到幼儿园的院子里有滑梯以后在星期天过来玩的,大部分孩子差不多基本都是和我一样是在这里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家以后和那些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说完幼儿园有滑梯以后给领来的。总之这个幼儿园制作的滑梯给我们及周边的孩子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

我认为我当时所住的算是距离幼儿园最近的了,但是直到有一次我和一群楼房大院以及平房大院的孩子在河边玩的时候仿佛听了河对岸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我一抬头还真是和我在一起的幼儿园同学,记得她住的应该四楼要不就是五楼。而那个楼距离幼儿园相当的近,并且我知道那个楼的单元入口出来以后都用不上半分钟就能到我们幼儿园的另一个大门,难怪那个时候她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到达幼儿园的,弄了半天是住的太近了。

现在我还记得幼儿园里有一个小伙伴是混血儿,因为他父亲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来过幼儿园,我们一看他父亲就是一个外国人的模样,其实他父亲也是混血儿。他是我们这一届的所有小朋友当中个头最高的,甚至把他放到同时期的大班里都比那些大班的孩子高,可能这就是混血儿的优势吧!

他父亲应该是北方大厦的一个后勤工人,这也是当时别的父母在北方大厦工作的小朋友在平日里聊天时说的。

他住的地方需要过了幼儿园门口的主干道以后再沿着那条内河的岸边往里走。别看现在这一带已经是非常繁华的地段了,都是高层建筑和漂亮的多层建筑,但是那个时代这一带别说是晚上了,就是白天往里走都感觉特别可怕。首先是因为岸边就是泥土路,一下雨全是泥,看上去就不愿意走。还有就是当时河的堤岸上种满了树,远远的看上去就是黑压压的一片,给人的感觉就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害怕。

但是这个小伙伴可能是因为家就住在里边吧!有一次幼儿园集体出去干什么事情去了,往回走路过这个往里走的路口时他直接和老师说他要直接回家,老师也没有阻拦而是直接批准了。我就看他挎着一个小包往里走,当时我就感觉他真的胆子挺大。不过当时老师的胆子也大,在没有家长在的情况下小朋友想自己走就让走了。这要是换成现在的幼儿园老师说什么也不可能让孩子独自回家。

第二天我问他自己走那段河岸怕不怕,他说根本就不怕,没上幼儿园之前就经常在那一片儿玩。后来他还让他妈妈给我们几个关系不错的小伙伴写了地址,他的意思是等上小学以后幼儿园的这些小伙伴肯定都要分开了,但是只要有地址那么以后大家还会见面的。

但是真上小学以后就有拥有了另外一些好朋友,直到前几年有一天我无意中从影集里翻出了他妈妈当年写的地址以后我按照这个地址找了过去。但是物是人非,当年留的地址早已经不存在了,那一片儿早就建设起了一幢高层。上小学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去的原因除了有了新的朋友之外还有就是那个时候我已经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从我这里到他那里如果按照现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其实步行也就是20分左右,但是小学生的时候可是感觉到这段距离太远了。再加上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路上的汽车相对的就多了起来,虽然和今天没法相比,但是在我的眼里当时的汽车就已经挺多了,如果没有大人陪同的话自己还真未必敢过马路,更何况从我这里到他那里要经过两条省城里最重要的主干道,就算想去的话家里人都未必同意。而让家里人陪着去也不现实,那时的大人都是天天上班,就算有休息时间也不可能陪着我们去。

这个混血儿的小伙伴给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时候当我们在幼儿园都在玩什么打枪的游戏或者是丢手绢的游戏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在那里玩一个足球,而这个足球可能是他的家长带到学校去的,因为幼儿园里的玩具箱和玩具柜里从来没有见过足球,因此可以判定是他自己的足球。而每次看他无数次摔到又站了起来,我们这些小伙伴看着都疼,因为那个时候的操场就是水泥面,那摔一下是什么感觉我们都知道,可是他每次摔到反而玩的更起劲了。当然老师有时候有会干预一下,不让他玩的太投入了。

至于他自己玩的那些动作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一些难度呢!别的动作我现在都忘记的差不多,但是人球分过的动作我可是记的特别深刻。有时他爸爸接他接的早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他是一边玩足球一边与他爸爸走的。并且时不时来个人球分过的动作,那简直是太率了。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这么喜欢足球的原因是什么,他爸爸只是北方大厦的后勤工人。

那个时候有的小伙伴说他有联邦德国的血统,有的说他有民主德国的血统,也有人说他有俄罗斯的血统。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始终以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其实后来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里就不叙述了。但是我对他有德国血统还是有所怀疑的,但是对他有俄罗斯血统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我所在的省城原先俄罗斯人特别多,有可能他的祖先就是那个时候来到这个省城的。

上小学以后与他就分开了,也不知道他的足球是否继续玩下去了。他的身高到底有多高我也不知道了。还有就是那个距离幼儿园最近的那个女生那个时候可是我所在班的文艺骨干,幼儿园联欢会的舞蹈她可是必上的,至于现在她干什么也不知道了,那是因为在幼儿园没有毕业的时候她家就搬离那个位置了,然后时间不长她也转去别的幼儿园去了。据说她的那个幼儿园好像是当时省城里最好的,其实我们这个幼儿园在当时省城里已经是很不错的,别看不是公办只是单位的幼儿园。

现在其实有时候一想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可能真的才是无忧无虑生活,虽然有时小伙伴之间也会进行一些攀比,但那时的攀比有时其实也只不过是孩子间的天真的嫉妒心而已,丝毫不影响小伙伴之间的感情。

我所在的幼儿园的这个班里最起码表面上没有哪个孩子在业余时间学什么,再说了也没有时间学。那个时代还是单休并不是双休,再加上每天接孩子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下午16:00左右开始,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很少有特别早接孩子的。

这是普遍的现象,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那就是在我上小学以后班里有两个同学竟然在上小学之前就是一个书法班的同学,而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爸爸或者妈妈是独生子或者是独生女,因此小的时候没上过幼儿园而是由爷爷或者姥爷带大的,因此才有时间送他们去这种业余班去学习去。

换成我们这些天天去幼儿园的孩子别管是整托还是日托的,想学点儿什么第一是不知道应该学什么,第二家长也没有时间送我们去。

我家这个家族我和二叔的孩子也就是我的三堂弟是上的幼儿园,而三叔的孩子也就是我的二堂弟上几天幼儿园就不去了,而是由他的姥姥和姥爷看着他直到上小学的年纪。而我姑姑的孩子则是由我爷爷奶奶也就是我表弟的姥姥姥爷从小看大的,后来是由请长假的姑姑看着他直到上小学的年纪。

那个时候特别羡慕三叔的孩子,因为每天早上我被家里人往幼儿园送的时候,我二堂弟可以在院子里玩。

其实他还羡慕我呢!那就是他说上幼儿园可以和很多小朋友玩,而在家里除了院子里少数几个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在一起玩的人了。

幼儿园里还不像小学的时候分成各个“小团体”,基本上大家处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有几个走的特别近的小伙伴。但是基本上大家还算得上一个整体。并且老师基本上也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除非孩子特别淘气或者是打了别的小朋友的情况下老师可能会警告一下。

正在无忧无虑的感受幼儿园带来快乐的时光时,有一天父亲突然在早晨6:00就把我给叫醒了。他说快上小学了,不应该还像以前那样起的那么晚,应该适应上小学起床的时间了。

结果那一天我去幼儿园以后在午睡的时候趁着老师没有在屋里,大家基本说的都是这个话题,而那一天我才知道有几个孩子已经适应上小学起床的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从那一天开始所有小朋友的家长好像都开始让孩子有意识的适应上小学的时间。

原先家里人接我回家以后,我吃完饭基本上就开始从楼里到院里然后又到经过大院门的那条街上的疯狂的玩耍之旅。并且晚上就算躺下了也不老实而是不停的让母亲讲故事,但是说实话我的母亲讲故事的水平真的不是很高,和太爷爷的讲的故事比起来差了很多。

但是从那一天开始家长开始不让我那么疯狂的玩的,虽然也没有什么启蒙的读物和书籍,但是父母开始有意识的限制我的行动了,现在想一想其实就是让我收一收心,好适应上小学回家写作业的那种状态。并且晚上睡觉的时候父亲也不让母亲和我说话了,如果看我实在太闹了,父亲就起来打开一个小灯,然后拿出报纸给我读了起来。反正我是不愿意听也给听,有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后来又曾经在午睡的时候和别的小伙伴说起这个主话题,没想到别的小伙伴的家里也基本上是这个情况,开始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作息时间。

但是让孩子读课外书的好像很少,我们这个班里可能读课外书的也就是那么两三个人。一是人家的确聪明,二是人家的家里有条件买课外书。因为那个时候对于早教家里人并不是很重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的收入每家都不是很多,除去日常花费之外舍得给孩子买一些幼儿读物的家庭太少了。现在倒好,只要是家里有孩子的话,进屋你看吧!幼儿读物多的可能有一屋子。就是少的可能也得有几十本。除非是这个家庭对于早期教育一点儿也不重视可能会看不到幼儿读物,否则基本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幼儿读物。

在小班的时候午睡是单独在小班的那个楼休息,等到中班和大班以后就来到了在小班的那个阳台可以看到的斜对面的楼里了。两层楼的楼高,但是给我的记忆里是里面空间巨大无比。并且里面的墙壁也好,楼梯也好还是楼梯扶手全都是刷的那种颜色特别鲜艳的色彩,应该是为符合儿童的心理吧!

上到了二楼左右两个方向,左边是中班当然右边就是大班了。里面的具体的环境忘记的差不多了,总之也是空间巨大。

现在想一想,好像我们这一批学生真的是最笨的。上小班的时候,我们看中班和大班的孩子画的画特别好。上中班的时候又感觉大班和小班画的画特别好。可算上大班了,又感觉中班和小班画的画特别好。好像我们这一批孩子干什么都不行似的。

老师教我们画画的时候,我们也都认真学着画,但好像画画对于我们这一届孩子来说真的是无缘。

其实上幼儿园的时候现在想一想,好像午睡是最喜欢的。因为午睡起来的时候基本就是玩的时候,而且有一些孩子基本上午睡起来以后,老师刚刚组织活动的时候有的家长就来接孩子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在美国那个亲戚来的时候母亲提前接了我一次以外,基本上没有被提前接过。但是午睡以后没多少时间就被家长接走的那个时间其实也不算是很早了,基本上都是在15:30左右。那是因为我们幼儿园是午睡时间是12:30午睡,15:00起来。

现在幼儿园有的是家长自己给孩子准备被褥,有的收费高的幼儿园由幼儿园解决。但是我那个时候无论是企业的幼儿园还是公家的幼儿园全都是自己的准备被褥。

我记得我上小班的时候用的小被褥是姥姥一针一线给做的,等往中班午睡的地方搬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家长帮着搬的,再说让我们小孩子拿老师也不放心。

姥姥做的这对被褥又在中班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母亲又亲自给我做了一套新被褥,新的小被不仅是大而且还特别厚。那个时候我看了一下其余的小伙伴的被褥那简直是太薄了,并且看上还特别的小。就连老师都挺欣赏母亲给我做的这套新被褥的。

那个时候午睡的地方挺大的,分两个大屋。而每个大屋又都分成两个屋,一个屋住男生一个屋住女生。外屋是大班的,里屋是中班的。现在我都搞不明白,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加起来有好几十人,这个两个屋子到底是怎么摆放的床位的。并且现在我也搞明白了为什么幼儿园每年的招生都有名额的,那就是和午休时的床位有挺大的关系。但是现在幼儿园招生还有没有名额了我可真的是不知道,谁让老哥我现在都还没有结婚生子呢!

那个时候老师看我们基本都睡着以后,就离开了寝室去别的屋了。我估计可能是吃午饭去了,因为我们吃午饭的时候特别乱,老师都在维持着秩序,因而没有时间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吃午饭。因此只有可能等我们都睡着了以后才会吃午饭去。

别看表面边我们睡着了,等到老师一离开的话肯定没有多长时间就有孩子说话了。只要有一个说话的,那么肯定一屋子的孩子基本就都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别看我们小,但是好像什么都聊。什么看了什么电视了,听了什么广播了,或者是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什么事情了都是我们的话题。但是具体都聊什么了,我可真的是忘记了。但应该肯定是聊大侠霍元甲了,因为现在我还记得我们这些男生动不动就唱那里的主题歌,说是唱其实就是在那里哼哼那个调。至于别的电视剧情节肯定也有聊过,但是都忘记了。而女生那边都聊什么始终不知道,但每天在老师离去以后也会传出笑声一片。

快乐的日子陪伴了幼儿园的每一天,陪伴了我们快乐的成长。虽然在大班的时候老师也开始教了一些基本的识字和识数,但是基于我的天生愚蠢,一个都没有学会,这在前边我已经说过了。

直到有一天家里人送我去幼儿园以后,并且那一天家里人让我穿着最好看的衣服去的幼儿园,到了幼儿园以后也没有给我们换在幼儿园里穿的衣服,并且将那个小柜子里的属于我个人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带走了,那时我还以为可能是要把在幼儿园里穿的那套衣服拿回家是清洗一下,因为以前母亲也往回拿过,因此也没有多想。

等到所有小伙伴们都到齐以后我发现其中有几个中间转去别的幼儿园的小伙伴也来了,同样穿的是漂亮的衣服。

等到所有小朋友和老师都到齐以后,我们来到了大班的教室,只见里面的摆满了高矮不同的桌子和椅子。老师组织我们男生个子高的分别站到了位于最后边的高桌子上,其实都是老师把我们抱上去的。然后其它男生和女生也都分别站在了相应的位置上,之后是幼儿园园长和我们的小班中班大班不同的老师坐到了第一排的凳子上。

之后就看到一位叔叔推着一个带有轱辘的三角架走进了屋子,三角架上放着一个在今天看来特别古老的相机。然后对着我们说笑一笑之类的话。然后就看见了一位旁边的阿姨手里举着的那种类似强光照明的灯亮了起来,强光打的我们每个在场的小朋友都有些不太适应,那个叔叔也就是摄影师让我们不要乱动,说一会儿就好,但一定要保持微笑的面容,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微笑的面容,只是知道不哭的行为就是好的。

之后摄影师和在前排就座的老师说已经照好了,然后就与他的助手离开了。老师又把我们这些站在最后排的桌子上的男孩子一个一个的抱了下来。

等我们帮助老师把大班教室的屋子收拾好了以后,老师才告诉我们刚才是给我们照的幼儿园毕业照。而老师也告诉我们这将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从明天起就不用来幼儿园了,因为再过一些日子我们就将去小学读书了。

老师说完以后我们这些站在原地的小伙伴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那个时候的孩子可不像现在的小孩子,现在的小孩子可能大人不懂的小孩子都懂。但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还是以单纯为主的,并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甚至有的孩子还在问老师刚才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老师说的大概意思就是今天将我们与身边的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最后一天了。至于以后能不能还见到,就看我们所报名的小学校是不是在一起了。

当时原来是安静的教室立刻就哭声一片,老师也没有怎么管。后来我也询问了前边提到的王老师为什么当时不制止我们的哭的行为。王老师说每届幼儿园的孩子一到这个时候肯定得哭,她们当老师的都习惯了。

我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教室的哭声逐渐安静了下来,老师先把平时不舍得让我们玩的大型积木的箱子打开了,并且说道今天可以随便玩,可以一直玩到家长来接我们。并且把那些平时都收起来的一些铁皮玩具也都拿了出来,也让我们可以上手摸一摸。而一些漂亮的洋娃娃平时也是锁在柜子里的,那一天老师也都拿了出来让那些女孩子也可以动手玩一玩。可能这些玩具只有在这一天才会让孩子动手去玩一玩,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拿出来做一种展示,我们根本就摸不到。就是那个大积木可能就是一个月能玩两次三次的。

这一天的中午我们都没有午睡,老师也没有让我们午睡。吃完午饭的时候就直接领着我们回到了教室里带领我们做了最后一次哑铃操,并且又给几位留着长头发的女孩子给重新梳了辫子。又和我们最后一次玩了丢手绢的游戏,总之那一天我们都希望时间过的越慢越好。

因为我始终都是被家长接的比较早的孩子之一,因此我那个时候都不知道幼儿园几点下班。

但是那一天都已经到18:00了,教室里一个孩子都没有被接走,大家都在玩着最后的游戏。因为彼此知道从明天开始就见不着面了,虽然老师说有可能会在小学见着,但是我那个时候就知道了可能有的小伙伴们在今天分别以后可能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那时候哪里像现在的小孩子,什么联系方式都有,QQ、微信、家里大人的手机号都会留给在幼儿园的小伙伴。但是我们那个时候能有什么联系方式,电话在80年代初期还没有普及到普通的人家,虽然我爷爷在某方面来说也算是个有一定级别的干部,但是爷爷的家里也没有安装电话。

虽然说有家庭住址可以写信,但是我们那个时候除了少数的几个特别聪明的孩子能写挺多字之外,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处于会说不会说的处境。

之前我提到过的那个混血的小伙伴也是他妈妈给我们留的通信地址,但是也没有使用过。

老师最后一次让我们坐在了小椅子上,然后拿出了很多学生用品,现在我还记得有文具盒,本子,铅笔,格尺等。

然后老师说道因为我们都要进入小学了,幼儿园的上级北方大厦的领导让购买了一批文具给幼儿园的孩子做了纪念。每个孩子可以选则自己喜欢的用品,但是只能选择一样。

首先是女孩子,女孩子基本选的都是外表特别漂亮的铅笔和本子,然后是男孩子,男孩子选先什么的都有。而我选的则是一个带有卡通宇宙人图案的文具盒。主体颜色是那种让人感觉是宇宙的蓝色,那时我就管那个图案叫宇宙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图案的出处是哪里。

文具盒是塑料的,并且带有那种磁扣,这在当时可真是太让人感觉到新奇了,因为我那时见到表哥表姐的文具盒可都是铁制的。我非常用力的拿着这个文具盒,生怕它会跑了似的。这个文具盒好像一直让我用到了转学以后的二年级或者是三年级才更换的。

18:00能过了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看见所有的大人一下子都进了屋里,并且每个大人都抱着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寝室使用的被褥,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是真的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了。

老师又和每位家长交流一下,大概的意思是让家长在什么时候来取相片。

这下子我们又都哭了,女生都是互相抱着哭。而我们这些男生基本全都是站在那里哭。

如果是两个家长来的,就是一个家长抱着被褥而另一个家长抱着孩子离开。如果是一个家长来的,就是一条胳膊夹着被褥用一条胳膊领着孩子的手强行拉走的。

那天应该是母亲接的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实那一天家长们早就来了,只不过是老师都让家长站在走廊里不让家长过早的进入大班教室里。

在与母亲出幼儿园大院的时候也同时遇上了几位同路的幼儿园的小伙伴也与家长往外走,我们几个人还一边走一边在一起玩着,但那一天真的是最后一次玩耍了,从那天以后这几位小伙伴真的是再也没有见过面,现在我只是记得其中有一个小伙伴的名字叫斯朋飞,当然也有可能是类似的发音,我那时好像在幼儿园里有斯朋飞的关系最好了。幼儿园小伙伴现在还能记住的名字应该还有孙昌涛,严策,王大可,徐超。当然字未必就是正确的,更大的可能是音同字不同。这些小伙伴当时未必和我的关系最好,但是因为是班里最为活跃的,因此名字记得特别清楚。如果看到此文的朋友有当初在北方大厦幼儿园呆过的,请联系一下,毕竟1978年生人的人都已经年过40了,当初一起上幼儿园的朋友聚会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

那一天回到家以后有一段时间感觉有些失落,因为虽然平时特别羡慕那些不用去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天天在家里玩,但是真的在家里天天呆着了,反尔有些不适应。因为在幼儿园可以天天和那些小伙伴们玩耍,而现在身边一个小伙伴都没有了。

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现在的孩子虽然身边有着众多高科技的产品,但是我们那一批孩子曾经拥有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的。

但是身边没有同龄人的情况下,自己怎么玩都是没有兴致的。可能有的人会问楼房大院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挺多呀,幼儿园毕业了那么也应该在家里呀,怎么会出现没有人在一起玩的情况呢?

其实也很好解释,那是因为幼儿园毕业以后没有几天,楼房大院里的孩子基本都被送往姥姥家看着去了。我为什么没有送往我的姥姥家去呢?那是因为我二舅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弟那个时候也才不大,虽然他是1981年出生的,其实也就比我小了3岁,但是姥姥的主要精力那时都放在照看表弟的身上,母亲自然不能把我送到那里给姥姥添乱。

但是老是让爷爷奶奶和太爷爷看着我也不是个好办法,因为我之前说过父亲是兄弟三个人还有一个妹妹,而如果老是看着我那么势必会让二叔和三叔这两家人说三道四。更何况姑姑的孩子,我的另一个表弟那个时候也不大,也是由我奶奶看着呢!就是想看着我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知道看文章的网友有没有出生在大家族里的,反正我们的家族在我们还是很小的时候表面看上去还是很安静的,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里面的矛盾越来越大。并且感觉我和两个堂弟之间的感情从那个时候起好像已经越来越远的。当然这只是我对这个曾经的大家族的一种感觉。不知道出生在大家族的网友们的家族是什么情况。

母亲没有办法,有的时候她上白班的时候就偶尔的把我带到她们单位去,因为最起码这样的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话题。

但是总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那个时候我还很小,总是喜欢在母亲单位所在的那个大院子里来回的跑,抓蜻蜓等小昆虫。但是母亲毕竟还是要工作,不可能总是来到外边看着我,而我也不喜欢呆在母亲单位的那个大屋子里。

后来在没有上小学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母亲只好是有的时候让爷爷奶奶看我一天,然后有时她上白班的时候就把我领到她们单位去,有的时候也会把我送到距离其实不是很远的姥姥家去,让姥姥看我一天两天的。

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到底第二天的时候会去哪里,二婶和三婶都是独生女,当然两个堂弟可以交由他们的姥姥看着。可是我姥姥这边儿不可以,因为我姥姥生了三个孩子,那就是大舅二舅和我的母亲。而二舅结婚晚,因此姥姥主要还是以看我表弟为主。母亲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把我送到姥姥家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反正那种感觉就是溶入不进去的感觉,毕竟姥姥看一个和看两个孩子肯定是会分心的,而作为家长来说都不希望老人在看孩子的时候分心。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幸福,不是由爷爷奶奶看着长大就是由姥姥姥爷看着长大。而我上小学之前别人问起是谁经常看着我的时候,我竟然真的无法回答,因为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以外,别的时间里好像所有人都看过我,但是看我的时间又不是很长。如果非要说出一个人的话,那应该就是我的太爷爷了,毕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除了父母之外就是太爷爷接我的次数最多,并且太爷爷也是第一个让我树立起正确人生观的人,太爷爷曾经不止一次和我说过不管长大以后生活变成什么样,都不能做违法的事情。真到现在我也是听从太爷爷的话,虽然有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工作,但是绝对不会做违法的事情。

报名的那天因为我那时是大舌头的关系,因此母亲找了一个亲属一起来到的小学进行报名,这所小学那个时候在省城也算是著名小学了。而与它一道之隔的另一所小学也是省城著名的小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上小学的那所学校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而一道之隔的那所小学现在是越来越出名了。

我没有直接我招生老师进行对话,而是那个亲属直接上去和招生的老师说了几句话,我就算报完名了。然后母亲就领着还有她一起走出校园了。现在想一想还真不如那个时候让招生老师直接知道我说话大舌头呢!这样最起码可以避免第一次上小学的很多麻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