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真出了事,回到村子也就不用怕了

翌日。

日上三竿。

站在村口,看着眼前贫穷破旧的小山村,祁伟心中思绪万千。

他是汉中声人,可他却没有办法买到直达祁家村的车票,只能从凤阳借道。

凤阳很著名,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和尚建立了大明,还有凤阳的花鼓也同样很有名气。

提起凤阳,人们总觉得那是一个好地方,人杰地灵,有皇帝还有花鼓。

可他们不曾了解到的是。凤阳的花鼓其实是乞丐沿讨时的祝词。

那位皇帝也是因为吃不上饭,才将头别在要上去打天下。

由此可见,凤阳很穷,穷到连一个和尚都活不下去。

然,祁伟的老家岩台县更穷!

凤阳是穷,可人家出了一个皇帝,有着令人熟知的凤阳花鼓。在外人口中,凤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可岩台县就不一样了,它是真的穷。

穷到没有直通的公交车,穷到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柏油路。

先是坐车到凤阳,在转乘到岩台的班车。

兜兜转转,四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早上六点出门的他,下车之后已经快到11点了。

可他却还没有到他的老家,他还需要走十几里的山路。

终于,在正午的时候,他回到了他的老家。

村口不远处,一位身形佝偻,脸庞黢黑的男人蹲在那里,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旱烟。

见到祁伟后,男人磕磕烟灰有些费力的站了起来,眼神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祁伟是他的儿子,是他祁家的骄傲,同样也是祁家村的希望。

他是村上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同时也是村上唯一一个吃上公家饭的人。

可现在他却突然回来了,事前没有一丝风声。

身为父亲的他,预感到儿子身上有事情发生了。

他张张嘴巴,想要说些什么。

到最后,却是叹了口气,没有多问,只是说:“回家吃饭吧。”

说罢,先一步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看着父亲脸上沟壑一般的皱纹,还有那越发低下的腰。

祁伟心中一酸:“好的,回家。”

村子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屋子更加的破旧了。

正值中午,家家户户都有炊烟升起。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几个稚童在路上肆意的玩闹着。

几位稚童眼睛扑闪扑闪,疑惑的看着祁伟。

祁伟苦笑一声,一晃三年过去了,上一次回家的记忆他已经有些模糊了。

很快,祁伟站在一座破败的土胚房前。

屋顶上,几株杂草在风中随性的摇摆着。

似乎是在嘲笑村子的贫瘠。

屋顶的瓦片经历了岁月的冲刷有些残缺。

参差不齐的搭在上面,风一吹过,便有灰尘落下。

“祁伟,回来了呀,在外面过的还好嘛?”

一位老头从家中出来,冲着祁伟大声说道,眼神中是掩盖不住的喜悦。

说话的是钱二伯,几年前的升学宴就是他领的头。

透过门,祁伟看见桌上摆着的几盘菜。

土豆丝、拍黄瓜、鸡蛋西红柿、以及一份肉菜青椒炒肉。

简简单单的四个菜,让他心头一酸,眼中噙满泪水。

几年前的升学宴上,也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菜。

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年代,是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乡亲们,慷慨解囊送他进了大学。

那时候,钱还很值钱。

成家的彩礼也只需要一两千,可他们为了自己进入汉中大学,却硬是每人五百。

到最后的宴会上,就只吃了简单的四个菜。

可他们却是没有一点怨言,甚至有些开心。

在那个时候,人们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

一年中最开心的春节,他们也只舍得花几十块钱。

分外的节俭,甚至有些扣。

可他们在升学宴上,却是一反常态的大方起来。

四个菜,五百元。

怎么算都是一笔糊涂账,可他们就是这样做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剧中的祁伟出卖自己的尊严,对自己的乡亲没有一点原则的缘由。

有人抨击祁伟的没有原则,什么村里的狗也要弄来当警犬。

可祁伟并不在意,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更没有人知道,他肩上的担子有多大。

“还好,还好。”

“这次回来,我还有件事想跟大家说一下。”

祁伟吸了一口气,故作镇静的说道。

“事情大嘛?”

钱二伯狐疑的看着祁伟,突然回家叫村里人说事,难不成是闯祸了不成?

“事情很大,非常大。”

祁伟父亲无奈的低下头,叹息道:“在外边不像家里,不能由着性子来,有气就得受着,不能想当然的来....”

“呸呸呸,说的啥破话?”

“祁伟,可不能听你爸乱说。”

“什么叫得忍着,该做就得做,真出了事,回到村子也就不用怕了。”

钱二伯及时打断祁伟父亲的话,插话道。

祁伟一怔,反应过来,他们估计是误会了。

可就在他刚要说话的时候,钱二伯一把将他拉进屋中。

“来吃菜,回家了就要开开心心的。”

祁伟叹了口气,没有在解释什么。

他计划等到晚上,村里人都聚在一起的时候,在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

今非昔比,今日的他早就不是昨天的他。

这一次,他要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做人上人。

这一辈子,他要顶天立地,潇洒的活着。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