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痛快谈心不愿停

曹植心里头明白,曹操并不是不想吞并东吴,而是考虑到益州方面会出其不意搞偷袭,到时候腹背受敌自找难受。

还有,留下敌对势力,打多几场仗,多捞一些功劳,以后曹操还能够在朝廷上捞到更高的权位啊!

所以曹植对曹操的想法深表认可,觉得人为地让天下势力暂时鼎足而立,这是最好的策略。

曹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发现曹植对他的想法十分认可。

这让曹操心中颇为欣慰。

因为曹操在前线,总是在时机有利于己方的时候不选择继续进击却突然撤退,弄得麾下的谋臣武将满头雾水。

对于麾下的人,曹操不可能与之交心进行交流,所以在宏观策略上面,曹操只能够孤芳自赏了。

现在曹植可以和曹操在想法方面达到同步,简直就是被曹操引以为知音的了。

所以曹操越看曹植越是喜欢。

曹植发现父子俩已经策马很久了,他自己倒是无所谓,只是曹操此前亲临前线,身心俱疲,不应该再继续进行这种耗费体力的运动了。

曹植便提议道:“父亲,心结解开了,心情放松了,我们也该回去歇息了吧?”

“子建,难得有一天能这么痛快的,孤还想多痛快一段时间,你再陪陪孤!”

曹植听曹操这样讲,便已明白,不让曹操彻底放松,那是不能够回去的了。

这也难怪,曹操一向南征北战,无数次出生入死,差点就挂在战场之上了,他一到战场上心弦总是紧绷着的。

现在回到许都,仿佛就是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战乱,只有安居乐业的民众。

曹操看着民众各司其职,过着各自喜欢的小日子,觉得自己以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过天下间像许都这样的地方只有多少个呢?

曹操其实是希望天下每一个郡县,都能够像许都一样繁华啊!

曹植暗中观察着曹操的神态,感觉曹操目前心事挺多的。

很快,曹操把这样的心事转变成话语,和曹植分享起来。

曹植由此更进一步了解曹操的内心世界。

曹操的苦,一向只有他知道,从来都不会对外人诉说。

因为别人都没有达到曹操那样的层次,无法理解曹操的。

但是曹植不一样,曹植是曹操认定的合格的继承人,将来是要坐上曹操的位置的,甚至有机会还会更进一步。

所以曹操认为自己有必要将自己目前的成就、烦恼、理想等等灌输给曹植。

他希望曹植可以循着自己的脚步前进,将来就不用走太多的弯路了。

曹植已经理解曹操对自己说出这一些内容的良苦用心,当然是很认真地在听。

曹操的兴致越来越高,当着曹植的面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他觉得无可悔恨。

因为他要的是把过去的一切转化为资本,促使自己向前继续迈进!

曹操的豁达,让曹植心中颇为欣赏。

正因为这样,在三国时期的三巨头当中,曹操才可以更快成功,夺得更多的地盘啊!

曹植目前的想法就是,自己要从曹操的为人处事当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自己将来执掌天下产生更好的影响。

曹植能够理解曹操,所以他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听众。

曹操以往不会对他人畅谈自己的过往成就,其实就是因为他找不到一个好的听众。

现在有曹植在身旁,曹操当然是没有任何顾虑地畅所欲言了。

许褚其实心中已经满满都是惊奇了。

以往曹操不会这么唠叨的啊!

现在曹操却是把话说个没完没了。

许褚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听不懂了。

但他发现曹植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兴致倾听曹操所说的每一句话。

这让许褚由衷地佩服曹植,可以和曹操聊得那么投入。

曹操对曹植的评价,也由这一次深入谈话而提高了不少。

因为曹植可以理解曹操在某些选择出现的种种顾虑,就足以说明曹植做好了成为自己的继任者的准备了。

这一路走来,曹操感觉自己的路走得太艰辛了一些。

他可不希望曹植再沿着自己的路再走一遍,把自己犯过的错再犯一遍。

所以在自我剖析的时候,曹操还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倾囊相授。

这可是当事人的总结,而不是所谓历史研究者作为旁观者的猜度,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曹植也是明白的,正因为曹操对自己刮目相看,希望自己可以越来越优秀,才肯这么痛快地将其经验教训说给自己听。

曹操自己承认,他有时候也会犯错,但是犯一次错可以原谅,在相同的事情上面重复犯错就不可原谅了。

他希望曹植在明白自己为什么而犯错的情况下,以后碰到同样的事情,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应对,免得遭受损失。

曹植非常诚恳地表示感激,还希望曹操继续对他进行指点。

曹操却突然停住了话头,对曹植说道:“行了,孤已经指点你够多了。子建,你有属于你自己的路要走,孤只能提醒你少走弯路,却不能代替你走完人生的路啊!”

“父亲,你的提醒,让子建少走弯路,这就是对子建最大的恩赐了!今天的谈话,子建一定铭记于心,并且活学活用!”

“哈哈!如此一来,孤也就放心了!”

……

华歆带着文武百官联名上书的奏折和万民请愿书进宫去晋见汉献帝。

汉献帝还在为荀彧的死而忧伤不已。

在附汉派当中,荀彧可算是对汉献帝最忠心耿耿的一个了。

现在荀彧死得不明不白,让汉献帝内心不免一阵狐疑。

但是他的皇位需要有曹操拥护才坐得牢,即使荀彧的死和曹操脱不了关系,汉献帝也不可能为了替荀彧出一口气而找曹操的麻烦。

相反,他还必须顺着曹操的脾气来办事。

要不然呢,他担心荀彧的下场就是自己的榜样。

所以当汉献帝接到奏折和万民请愿书以后,当即下诏,封曹操为魏公!

诏书很快由传旨太监送抵丞相府。

但是曹操带着曹植溜马去了,根本找不到人。

传旨太监却不敢发作,只能够耐着性子在丞相府中等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