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所见所闻,江东盛世之景

曹仁抵达渡口后,从横江津运输货物。

一批批粮草、军备跨江运来,一路上不知道遭遇了多少艰难险阻。

“总算是完成曹公第一个任务了。”

曹仁暂且松了一口气,他运输着粮食,抵达秣陵。

这座城池没什么朝气,零零散散的百姓走在长街上,宛如行尸走肉一般。

街边的商铺只开了一半,冷寂无闻。

“秣陵在江东,也算是人口比较多的大县,没想到竟如此冷清。”

曹仁神态一淡,觉得曹操临走前的交代,言过其实。

以江东如今的发展,怎么可能有北伐的实力?

不说与许都相比,连给寿春提鞋都不配啊。

“听说了吗?”

“啥?”

“项参军在乌程屯田,正召无田的百姓前往,只要通过了盘查、考核,可以成为官府的佃户。”

“有这好事?”

“那当然,官府提供农田,提供农具,十户人家共用一头牛。产出五五分账!”

东汉土地兼并严重,世家豪绅都成为了占地辽阔的大族。

一些百姓失去了田产,生活困苦艰辛。

还有一些从北方迁徙而来的流民,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这种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成为佃户,勉强混一口饭吃。

与其跟着世家豪绅被扒皮,何不选择相信官府?

项鱼的乌程屯田,吸引了一大批百姓,开拓了生产。

曹仁一惊。

屯田之策在曹操的雄才伟略下,堪堪在许县试点。

江东竟也开启了屯田模式。

这也太快了吧?

“或许曹公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曹仁心神一颤。

他继续打探消息,向百姓询问状况。

一问之下,这才得知,乌程之地的屯田规模,竟比许县还要恐怖!

明年春耕,江东将在乌程县大规模地种植,预计增产两百万石粮食。

这还只是屯田的第一年!

许县所建立起来的优势,还会存在吗?

曹仁渐渐心惊,决定前往会稽,尽快与孙策会面。

孙策热情地接待了曹仁,两家的关系愈发密切。

“在下途中听闻江东于乌程屯田,能否前去一观?”曹仁请求道。

孙策自然没有拒绝,但他没有亲自前往,而是让孙权作为向导,陪同曹仁前往。

孙权游学归来,正准备在孙策帐下任职,磨练一番。

曹仁见姿容俊茂,遂与之攀谈,才知其才器过人。

“其实在下早就想去乌程了,只是游学初归,需要陪伴在母亲身边,今日是借了曹将军的光啊。”

孙权一阵调侃,曹仁也笑着回应:

“江东繁荣渐复,已有泱泱之气,此乃孙氏之功。”

二人互相寒暄,直到乌程。

立秋已过,凉风忽至,清爽宜人。

孙权望着辽阔无边的屯田之景,竟不弱于山川异域风情。

能养浩然之气!

孙权的心胸登时明朗、开阔,竟有一种下地耕种的冲动。

十几万人浩瀚地排开,所有工序安排得井井有条。

百姓、劳工挥汗如雨,人的呼喊声、伐木的丁丁声、车轴运输的吱呀声混杂到一起。

孙权衣袂随风,袖袍轻举,被眼前一幕彻底震撼了。

如此气象,他竟想用“雍容华贵”来形容。

呜呜呜!

伴随着号角长鸣,所有劳工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纷纷凑到一条人工大渠旁,熙熙攘攘围观。

“预备!”

一骑纵横驰骋,传达着声声号令。

他背上挂着各色的令旗,为传达命令使用。

这是淮水营的骁士。

“上来!通通上来!”

骑士声嘶力竭地呐喊,让还在沟渠里的百姓赶紧离开。

等到长渠前后的令旗一个接一个竖起,准备工作就绪。

“通渠!”

又一阵号角声响起。

只见远处传来一阵哗哗的水声,一汪清泉从水天相接处涌来。

浩荡奔流!

一些会水性的百姓,终于忍不住了,扑通、扑通跳入水中,享受着清水所带来的清凉、舒爽。

“你们干什么?”

“上来!”

到处都是监工的怒骂声,以及百姓畅游的高歌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场面一度失控了!

今天,谁也不能阻止百姓的欢快。

他们洗涤疲惫,准备迎接江东盛世的到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