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二 灵宝五符

一帮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老道在跟谢子豪交流论道了半个时辰之后,虽然意犹未尽,但还是很识趣的告辞离开,将时间交给迫不及待去参悟玉书真文残篇的谢真人。

反正人都已经成为他们鸿门的客卿长老,双方住的也不远,以后交流的日子还长着呢!

谢子豪按捺着心中的情绪,一直将黄教这帮道人送出别苑大门,这才一闪身回到了别苑的主院,吩咐梅琳达几人不要打扰自己。

然后便一个人静坐于主卧之中,翻开手中一卷玉简。

这份玉简可跟前世网络上那些杜撰出来的所谓玉童简不是一个玩意儿,而是跟竹简一样由一片片长条形玉片串联成卷的玉简。

简字本身的含义就是指竹简,即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狭长竹片。

相比西方古人用泥板、石板,咱们中土的老祖宗使用的书写载体就更便捷也更奢侈。

除了竹简、玉简之外,还有金书玉册等存在,其中金书也指金文,就刻在钟鼎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记录,但在玄门之中,金书一般指的是以黄金为页的道书。

玉册就是玉简,当然也包括用宽薄玉篇制成的书册。

反倒是学术界研究的那些甲骨文,其实并不是真正上古时期用来书写文字、记录历史的常见载体,而是巫师、帝王贵族们占卜时记录下来的内容,就像现代学生计算时候用的草稿纸一样,通常用后就被择地埋藏了。

如果不是这种涉及占卜的东西有着神秘属性,不好随意毁坏的话,估计那些龟甲骨片估计都会被统一销毁,那么可能也就没有甲骨文流传到后世了!

毕竟上古的帝王权贵们很多时候,也不希望他们想要占卜的内容暴露在外吧?

要知道谢子豪即便上辈子家学渊源,但也很难读懂那些上古时期的金文以及甲骨文。

倒是雷文鸟篆、玉书真文等记录一些地奥秘的道门密文他了解一些,但也不算全面。

反倒是得到了这辈子原身记忆之后,对这些古文字的掌握和解读更加全面了。

黄教送来的这卷灵宝赤书玉篇真文的残篇,里面书写的文字除了楷书之外,还有一部分玉书真文,恰好谢子豪是能够解读的。

没错就是楷书。

很多人没有那种概念,以为古代秘笈什么的都用很晦涩难懂的文字书写。

实际上在秦朝以后,始皇帝统一文字,到了汉朝弃秦篆而使用隶书之后,就已经跟现代文字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不懂繁体字的现代东国人都能看懂大部分。

赵政他老人家功在千秋啊!

当然要是学都没好好学的学渣可能要难一点。

而葛巢甫所在的东晋末年,楷书早已经现世,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便是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下第一行书”。

由此可见魏晋那个年代虽然战争动乱频繁,却也碰撞出了灿烂的文化之火,单以书法来,就不亚于书法界的百家争鸣时代。

所以这玉简上的楷书文字对现代人来基本没什么阅读障碍,难得却是文字组成之后的含义解读。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生神宝真洞玄章南方……皆空洞自然之书秘于九灵都紫微宫七宝玄台侍卫五帝神官依玄科四万劫一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