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 给李明达写诗?

有了李丽质的加入,三人聊的就更热闹了。

先开始谈的是书法,慢慢的就天南海北的闲聊起来。

李丽质有意无意的询问陈景恪的家里情况、爱好、习惯、志向等等。

她问的非常隐蔽,都是夹杂在其它话题之中,就像是随口问的一般。

所以陈景恪也没有多疑,随口就答了。

当得知他会作诗,李丽质眼珠一转,道:“不成想医师竟也擅此道,不知可否赋诗一首让我见识一番?”

陈景恪推辞道:“要让公主失望了,作诗需要灵感,只是我此时并无感触。”

李丽质笑道:“听闻此道高人即便没有灵感,也可出口成章,医师不若试上一试。”

陈景恪很是为难的道:“这……”

李明达连忙为他解围道:“姐姐,既然医师没有灵感,不若改天等他写出来再拿给你如何?”

李丽质瞟了自家妹妹一眼,心道果然如此,嘴上却说道:

“这里又没有外人,就算做的不好也没人会笑话,难道妹妹就不想见识一下陈医师的才华?”

李明达也犹豫了,她也确实想看一看陈景恪现场赋诗。

毕竟现场作诗啊,那可是话本里才有的桥段。

陈景恪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公主是铁了心让自己作诗。

倒也能强行拒绝,我就是写不出来你能咋滴?

可之前李丽质对他很是友善,他也不想把关系弄的太僵,所以还是决定再当一把文抄公吧。

话说回来,前两次当文抄公他很是不好意思,但抄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想到这里他就故作无奈的道:“好吧,如果写的不好,请公主莫要笑话。”

李明达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连忙道:“不会不会,你写什么样我都……嗯,不会笑话的。”

李丽质也眼含笑意的道:“放心好了……写诗要有个题目才行,这样吧,我出个题。”

“小兕子喜欢你的书法还临摹你的字帖,这也是缘分。不如你就写一首送给她吧,如何?”

李明达脸上露出一丝羞涩,但更多的是兴奋,互赠诗文可不就是高山流水应该做的吗。

“啊这……”陈景恪头皮都麻了,这个长乐公主想干啥?

有心想要让她换个题目,可看到李明达期盼的目光,这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只能无奈的道:“我试试,不过若我实在想不到满意的,公主就换个题目如何?”

李丽质颔首道:“好,不过我还是希望医师能一次作出满意的作品。”

陈景恪点点头,开始沉思起来。

他并不是再想这诗词该怎么写,而是思考哪首合适。

可是他记得的诗词要么是表达志向、抒发心情的,要么是思乡的,要么是边塞诗……

送给女人的诗词也有,可几乎都是情诗。给公主写情诗,那纯属老寿星吃砒霜,活腻了。

搜肠刮肚半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他也不禁着急起来。

另一边李明达也变得忐忑起来,他不会真的写不出来吧。

李丽质则老神在在的样子,一点都不着急。

她并不在乎陈景恪能不能写的出来,让他写诗目的不过是一种试探和逼迫。

有些人,不逼一逼是不会表露内心真实想法的。

想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陈景恪也有些无奈,就准备让李丽质换个题目。

抬起头无意间看到,屋内一道屏风上绣的是一枝雪中梅花,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主意。

心中不禁一喜,面上却故作平静的问道:“公主喜欢梅花?”

李明达也看了一眼屏风,以为他做不出诗没话找话缓解尴尬。

虽然心中很失望,但还是出声帮他解围道:“喜欢,园中就有几株梅树,这几日正是花开的季节。”

陈景恪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就说道:“有了,我就送一首咏梅诗给公主吧。”

李明达愣了一下,高兴的道:“你想到了?”

陈景恪点头道:“刚刚来了灵感。”

李丽质很直接,拿起笔墨放在他面前道:“那就请医师写下来吧。”

陈景恪没有耽搁,提笔‘唰唰唰’把整篇诗写了下来。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是宋朝林逋的《山园小梅》,被誉为咏梅的‘压卷’之作。

能在那么多唐诗宋词中脱颖而出,足可见这首诗的优秀。

李明达非常的激动,道:“好诗,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句,道尽了梅花的气质风姿。”

一旁的李丽质也惊讶不已,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写了出来,还写的如此之好,说是传世之作都不为过。

见她满意,陈景恪也松了口气,天知道为了抄这首诗他花了多少心思。

李明达身份特殊,给她送情诗肯定不行,边塞诗、闺怨诗之类的也不适合。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励志诗和单纯的写景诗最合适,刚好她这里有一道梅花屏风,他就借机抄了一首咏梅诗。

这下总算是过关了。

然而李丽质却摇头道:“不行不行,这首诗虽好,可和小兕子有何关系?”

“哪怕你写一首借物喻人的诗我都能算你过关,这一首诗单纯写物,太没有诚意了。”

李明达连忙道:“姐姐,这首诗写的已经很好了,我非常喜欢呢。”

李丽质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急,然后看向陈景恪。

陈景恪苦笑道:“确实是我取巧了,但公主的身份特殊,我能写的方向并不多,还望公主谅解。”

李丽质颔首道:“我知道你的顾虑,也不为难你,这样吧……”

“小兕子真正喜欢的是荷花,花园里的那一池荷花就是为她而种。你就以荷花为题写一首诗吧,如何?”

其实是她见这首咏梅诗太好太优秀,有些怀疑是他早就写好的,这会儿拿出来应急。

如果实在没灵感,提前说明拿以前的作品顶一顶,其实也无可厚非。

毕竟现场作诗确实太难了,想写好更难,大家都能理解。

可你明明说要现场作,却又拿出以前的作品,就是人品问题了。

为了验证真假,她才让陈景恪重新写一首,而且还亲自指明了题目,杜绝作弊空间。

如果陈景恪真的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如此优秀的咏梅诗,就说明他的诗才极高。

纵使一时间不能再写出《山园小梅》这个级别的作品,那写一篇在及格线上的普通作品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他连这样普通的作品都写不出来,那大概率是有问题的。

要真是这样,那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家妹妹和他有什么瓜葛的。

该棒打鸳鸯的时候,她一点都不会手软。

当然,如果陈景恪之前写过咏荷的诗词,她也认了。

李明达并不知道自家姐姐的想法,所以很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明已经写出这么优秀的咏梅诗了,为什么还要让他再写一首?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而且她虽然也喜欢荷花,可也远说不上最喜欢呀。

有心想要阻止,又怕姐姐生气,只能委婉的对陈景恪说道:

“医师,这首《山园小梅》我很喜欢呢,咏荷诗一时写不出也没关系的。”

陈景恪却隐约猜到了李丽质的心思,这就是当文抄公必然会遇到的事情,抄的诗太好比较惹人怀疑。

可他又不是专门研究文学的,能被他记住的都是传唱度很高的传世名篇,想低调都不行啊。

心中叹了口气,他还是决定保住自己的人设,就说道:“我试一试吧,如果写的不好两位公主莫怪……”

“对了,不一定非要写诗,长短句之类的也可以吧?”

李丽质点头道:“可以,但莫忘了这是送给小兕子的。”

陈景恪松了口气,回道:“好。”

然后闭目沉思起来。

这次思考就是装的了,其实他早就已经想到抄什么了。

咏荷,还有什么比爱莲说更合适的吗?

所以他才特意问了一下体裁,别等到写出来了又出幺蛾子。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样子,他才睁开眼睛,露出一丝喜色道:“有了。”

说完不等两姐妹回答,提起笔一气呵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隋杨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里因为朝代问题,他把原文中‘李唐’改成了隋朝,为了契合韵律把杨隋写成了隋杨。

这本身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古人为了追求韵律经常把某些字词的顺序颠倒。

只要不影响本意,都是允许的。

所以在这里把杨隋写成隋杨是没问题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指的是什么,也能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用。

李丽质不敢置信的看着他,真写出来了,又是传世名篇。

关键这个题目是她拟定的,几乎没有作弊的可能。

这让她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他确实是个诗才卓越之人。

想到他高明的医术,精湛的书法造诣,现在再多一个擅长作诗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天才吗,自然是没有上限的。

李明达则欢喜的差点跳起来,他真的写出来了,果然不愧是我的高山流水。

这篇文章写的好是毋庸置疑的,最让她高兴的还是陈景恪对莲花的赞誉。

借物喻人。

姐姐说我喜欢莲花,他就送这篇文章给我,那岂不是说在他心目中我就是这样子的吗。

果然,他也把我当成高山流水了呢。

李丽质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由衷的赞道:“好,好一篇爱莲说,自今日始花中君子就有了莲花一席之地。”

“医师亦是好文采,出口就是传世名篇。若传出去,不知要羞煞多少读书人。”

陈景恪厚着脸皮谦虚的道:“偶得,偶得而已,公主满意就行。”

李明达连连点头道:“满意,我很满意。”

看着自家妹子激动的模样,李丽质心道才子佳人的戏码果然永不过时啊,自家妹子明显是越陷越深了。

虽然她充当了助攻手,可着实没想到陈景恪不但真的写出来了,还写的如此之好。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