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殷殷之情

胡亥和身后的赵高站在医馆的门口,看着里面不远处的季心和他病榻上的父亲,深深地叹了口气。

看着一位身患重病,但仍然对孩子表现出慈爱的父亲,让他触目神伤。

前世,在他只有八岁的时候,父亲肝炎发作,病倒在床。母亲两只脚踏着一辆有两个大轮子的粉色单车,风雨无阻地送他去上学。

若采的父亲在他心中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双商极高,做着依靠人脉的生意,圈子很广。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并且水平高超。若采许多技能都是父亲教授的,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和象棋等等。

而他从刚开始作为一株幼苗,在父亲这棵大树下茁壮成长。直到自己也成为一棵繁茂的树。就像始皇对扶苏的殷殷之情一般,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意思是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扶苏的母亲是嬴政喜爱的妃子,这首《诗经·山有扶苏》是一首出自天真善良的少女的情诗。也以此见证了扶苏父亲与母亲的伉俪情深。

父亲生病时的他,还不懂事。

坐在惨白的病床旁,看着面色蜡黄的父亲,靠着枕头,微睁着眼。

而母亲则蹲在一旁,为其削着一颗苹果,她把削好的水果递给父亲。

父亲则是微微侧头,微弱的声音传进若采的耳朵里,“先给小采吧。”

若采闻言,从边上的椅子上站起来,接过了面色犹豫的母亲手中的苹果。

这是身患乙肝的父亲第一次犯病。

第二次是在他十七岁的时候。

父亲回老家,喝酒吃着海鲜,无论若采如何劝阻,父亲皆把酒为欢。后来上吐下泻,又倒在了十年前的科室病床里。

这一次之后,父亲便再也不饮酒。

因为他的弟弟只有五岁,望着自己和弟弟若康,父亲颓然地放下了酒杯,从此只看着别人意气风发的把酒作诗,眼底隐隐闪现一丝羡慕。

父亲是爷爷的少子,没有受过苦,上面有兄长撑家,所以玩性很大。

成为一位父亲,是一个男人成长的转折点。从此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在喜悦的同时也肩担了重任。

可在他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抱着自己在乌烟瘴气的棋牌室抖腿打牌。若采从小在父亲母亲的争吵声下长大。

那时的他,觉得父亲不是一个顾家的人。所以他不想将来让自己的孩子也承担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苦。

所以即使是穿越而来,但继承了胡亥的记忆的若菜,对晟儿和钰儿还有洛姿都十分关心。

若采小时候因为弱小,被强势的孩子欺负长大,父亲在自己小时候不顾家,哪怕自己曾向其求助,也不被重视。

因为性格和成长的环境,完美主义的若采在高三时,得了轻度的双向情感障碍。

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被诊断抑郁休学,高三直接参加高考,最后也没有复读,上了一个大专。

因为缺课太多,在大一也被学校勒令休学。

而他则在休学的时候考了一个驾照,但是却出了车祸意外身亡。

那一年,他还不到二十岁。

自己出车祸那天,是父亲的生日,农历六月一日。他买了一个蛋糕,放在后座,准备给父亲一个惊喜。却没想到却天人永隔。

他泣不成声。

看着季父和季心,胡亥眼底闪过一丝羡慕。他走上前,季心转身抬头望向自己,面色从愣住迅速变得惊喜,而注意到孩子的目光,季父也缓缓转头过来。

他看见了一个身着布衣,面容普通但穿戴整齐的年轻人,和一个发丝半白的长者。其身后还跟着一个老者和两名随从。

虽然他们身着布衣,但气宇不凡。季父望着走进医馆的胡亥和赵高,微微一愣,季心见此,朝胡亥瞥了一眼,躬身对季父轻声道,“爹,他就是您的救命恩人呐。”

季父闻言后,想要挣扎着起身在榻上迎接胡亥赵高二人。

胡亥见此,赶忙伸手,说道,“别!尊公赶紧躺下,您重病缠身,尚未康复。此次过来非是寻求报答,而另有其事。”

季父闻言给季心使了个眼色,季心见此,敬重地朝胡亥行礼,郑重道,“义士有何要事,只要是在下能够做到的,必定竭尽所能,为汝实现。”

若采的经历是作者参考了自身写出来的,虽然文笔朴素,但字里行间满是深情。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正休学在家。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写了自己的第一本关于大秦历史的书。

因为从西安回来后,对大秦帝国感到深深的震撼。

作者对奋六世之余烈而建的大秦帝国的突然灭亡,和秦末汉初英杰的陨落感到深深的遗憾。却发现没有类似作者文风的题材来填补内心的遗憾,故自己提笔而著。

写作算是打发时间,分散注意力。谈不上热爱,但会竭尽所能的写好。

因为作者是全理科生,并且没有上完高中,历史不好。

大概只有笔触比较细腻。

如果有写的不好,或者错漏的地方,可以写段评或章评,作者很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但请不要没有考证过历史就恶意写书评。

写作虽说是打发时间,可也挺累的。一般一篇文章,根据内容和字数的不同,作者会写一到两三个小时。并且会不断地反复更改。

有一个书友从第一章开始便认真评论作者的文章。

作者在此真诚地感谢您,虽然他读得很慢,甚至可能等我开学了,他也没有读到这一篇。

但他是我的父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