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放空自己,淡然处世(4)

享受生命最自然的精彩

中国有句老话:“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偈语虽平常,却很难做到。生活在花花世界里的我们不是圣人,必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困扰和不同的人生经历,纷纷扰扰中,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化,而正是那些无关痛痒的凡尘琐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某电视台有一个女播音,论长相,她是数一数二的,但她还是不满足,所以她去美体,一心想要把青春留住,结果弄巧成拙,美体失败,还在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之后她不得不离开电视台。她是不懂得生命真谛的,她以为青春是生命的主旋律,可是她忽略了自然。如果她懂得生命的美丽,懂得去享受生命的魅力,那么她将有别样的青春。如果她懂得默默地享受生命,那么她就会明白:其实生命的过程远比容貌的维持要美丽得多,要长久得多,享受生命最自然的状态其实是活得最精彩。

如今,能够让生命保持自然状态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云亦云的推崇和跟随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人们变得懒惰了,懒到不愿意去思考,懒到不愿意去想象,懒到不愿意去拿住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

经常会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某某大学的教授抄袭学生的论文,经常会看到各大电视台出现某某“小明星”,因为那些小孩是模仿某著名明星而成名的。甚至有人为了成名不惜重金地去整容,去包装自己。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还记得富兰克林写的那篇《哨子》:

“我7岁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半路上,我却被一个男孩吹哨子的声音吸引住了,于是我用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回到家里,我非常得意,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们知道我这个交易后,便告诉我,我为这个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他们还告诉我,用那些多付的钱,我不知道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大伙儿都取笑我傻,竞使我懊恼得哭了。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

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却对我很有用处,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因此,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于是便节省了钱。”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为了一件没有很大价值的事情而疯狂,冲动的时期过后留下的将是无尽的悔恨。追求那些表面的美丽和名誉,就好比富兰克林想买那只哨子,懊悔超过快乐,但愿也能吸取教训。

当然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没有非分之想,能正确地衡量自己的所得,知道哪些是自己所有,哪些不是自己所得。是自己应得的,便心安理得地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不强求。这种人活得精彩,活得快活。这是一份属于自我的尊严和乐趣,是生命的自然和随性。

唐朝有一个禅师,叫懒瓒,他年轻的时候崇尚推理佛法,但是一直没有受到推崇,后来到了暮年,就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曾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因为非常的洒脱自在,这首诗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渐渐地被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很想见见这位禅师,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一个大臣去迎请禅师。这位大臣拿了圣旨找到了禅师隐居的岩洞,恰巧禅师在洞里,大臣便站在洞口朗声高喊:“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可是明明就在里面的禅师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大臣纳闷,探头往里瞧,只见禅师正用牛粪升火烧地瓜,烟雾弥漫了整个山洞,熏得禅师涕泪纵横,大臣忍不住喊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呀!”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拭鼻涕呢·”说完就不再理睬洞外的人,而是拿起地瓜边吃边赞道:“好吃!好吃!”大臣看到这个情景,非常震惊,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好赶回朝廷,据实报告给皇帝。皇帝听了十分感叹,说:“国有如此禅师,真是大家之福!能够在隐居的山洞里过得如此快乐,接到圣旨也没有高兴和慌乱,依旧如我地生活,禅师真是是一位圣者啊!”

生命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只有享受过程,人生才能精彩每一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不必苛求,活得自然些,享受生命本真的精彩。只有懂得此道的人,才能在喧嚣里突围,在寂寞里开花,在诱惑面前独善其身。

构建自己的心灵庄园

有一个人,脾气十分火爆,稍有不如意,就会动起怒来。他认为每次发怒都是别人引起的,但他还是决定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为了健康以后少动怒。所以,一个人跑到风景秀丽的农村暂时隐居起来,修身养性。

有一天,他拿着一个陶罐去河边打水,一不小心,把装满水的罐子弄倒了,水全部流了出来。他只好再去汲水,但走到一半,又把水罐里的水洒了一地,连续三次都是如此。他非常生气,一下子把罐子摔在了地上。

看着满地的碎片,他忽然领悟,心想:“我从前发怒,以为都是别人惹起的,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也还是发这么大的脾气,看来它是从自己的心中生出来的。”

生活中,我们往往如此,遇到烦恼,总会把错误归咎于别人,其实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不纯净。返回内心世界并且重新地自我审视,当心灵被驯服的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平和。构建一座自己的心灵庄园,让疲惫的身心能够在此小憩。

人生就像水一样,有潮涨有舒缓,有高亢有低沉,有浑浊有清澈。无论是绚丽的缤纷还是淡雅、清新,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风韵,有快乐的曾经也有悲伤的过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有人身居陋室却有一颗快乐的心;有人身在富贵却悲伤度日。人人羡慕的富人,不一定就比他人快乐和幸福。富人可能还会羡慕别人在纷繁忙碌的尘世中拥有的那份平淡。其实,平淡的日子有平淡的舒畅,有它特殊的美。只要心态是快乐的就可以每天都生活得很快乐,牢牢地握住自己的心灵庄园的钥匙,就能看见生活里的红花绿草、鸟语花香。

宋代理学家邵雍初到洛阳时,生活非常窘迫,曾住在一间极其简陋的草房里,草房不足以挡风遮雨;同时,他还要每天砍柴烧饭侍奉父母。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每天干很多活,可是每年耕种庄稼的所得,仅能换取衣食让父母与自己勉强度日。

生活虽然清苦,他却能乐在其中,还把自己的住处称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别人不解,他微笑释疑,有地方住,有饭吃,双亲俱在,可以共享天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快乐的呢·

快乐生活需要用心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为名利、金钱和生活而奔忙,虽然弄得身心疲惫,却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不妨找点时间,忘记生活中的种种争斗与心机,在忙碌的工作中,适时地放逐自己,给心灵一个反思、放松的机会。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追求主题,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大放异彩,但是如果太在乎某一方面而不懂得享受生命,就会给人生留下遗憾。一个外在的物质修饰只是华丽的装帧,都是浮云朵朵,多问一问你的内心,它的渴望才是幸福的根源。

玛格丽特·罗宾丝已经快40岁了,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唯一不同的是,她有一个爱好——观鸟。她的这个爱好是来源于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于是经常借观看林中欢叫跳跃的小鸟来减缓心中的压力。从10岁起罗宾丝就经常陪着父亲观鸟,但当时只是一个孩子的好奇心而已。随着她渐渐成长,感受到了这可以重建与大自然的相属之感。等到她辞掉工作专心当母亲,却有了更深地感触,她说:“我的3个儿子一个4岁,一个2岁,加上一个患有严重气喘的初生婴儿,情况就很难应付。”罗宾丝经常处于手忙脚乱的生活混乱当中,这时候,观鸟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有些日子,我丈夫刚刚进门,我就对他说:‘饭菜弄好了,已经放在桌上。我要出去一下。’说完,便拿双筒望远镜去观鸟半小时,找回曾经的自我。你坐在那儿,让美丽的景色、可爱的鸟儿围绕着你,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烦躁很快就会抛之脑后,获得精神的愉悦,其中自有安适、平和、宁静,让你重拾对世界、对人生的信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情感、家庭、社会所困扰,常常找不到安心的地方。外界的纠葛、干扰太多,常常以支付心灵的消耗为代价。面对这种状况,应该抬起头来,找寻一片心灵的庄园,看看屋外的松林,听听松涛的呼唤,眺望远处的大海以及田野的美景……从内心的深处,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不会感觉生活里有太多的无奈。

罗素说:“我们的生命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所有的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大地上汲取营养。”人久居于闹市,心系职场,活得很累,一些荣华富贵、一些名声赞誉都是很表面的东西。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在独属自己的心灵庄园里徜徉,你会抚平白日的疲累与创伤。

世界的颜色靠心情漂染

一个月皎气清的夜晚,云门文偃禅师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他要求道:“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弟子们听了面面相觑,他便自己代答说:“日日是好日。”

这段对话非常经典,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开悟以前的事我不问你们了,开悟以后的情境,你们试着用一句话说来听听!”弟子们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他自己就说:“天天都是好日子呀!”

四季如此来,如此去,若能真正体悟到它们的诸多情趣和景致,自然能得到一番自在和逍遥。

可是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大都会怨天尤人地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感慨世事的不济,悲怜自己的怀才不遇……心理负担过重,在精神家园里不停地打转,心里落满了尘埃,丧失了自我,总感觉活得太累,世界一片昏暗。

世界的颜色是靠你的心情来漂染的,活得太累其实就是心累。人生不会事事都是一帆风顺的,不必因为别人的业绩突出而眼红,嫉妒有害健康;也不必因为别人的豪宅、跑车而愤愤不平,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不必因为宦海沉浮而郁郁寡欢,得失乃人生常事。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