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与自己和解:浮躁的世界,软弱的内心(2)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地否定物质追求,毕竟这是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保障,假如我们的生命无法存续,一切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但是,当我们的物质存蓄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应当转而分散一部分精力在精神建设上。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过一句名言:“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这句话,并常用来教育学生。

如果把全部的幸福都寄托在外在物质上,对它的追求成了你唯一的生活目标,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一旦你的财产、地位没有了,你的人也就垮了;即使你的财产、地位不变,甚至越聚越大,你也逃不脱精神空虚的困扰。因此,无论是谁,精神上都要有自己的家园,这样,即使外在再怎么变化,你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存在。

曾看到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报道,某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在北京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且收入很稳定,经济上算是宽裕无碍了。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水平在中上等的白领,居然犯了盗窃罪,更为可笑地是他总是开着自己的别克轿车去偷一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他常常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趁办公室没人的时候下手偷东西。最终,在他来到一家中学的校长办公室,看到四下无人,将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抱出去的时候,被几名路过的老师当场抓获。接到报案后,派出所民警也很纳闷,按道理讲,这名小偷可是不缺这点儿钱花呀,那么他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呢?经过讯问,这个销售经理坦白交代,他只是想在偷东西的过程中寻求一种刺激,来缓解自己莫名其妙的烦躁情绪而已。

看到这里,真的是五味陈杂,这个世界在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的同时,又让我们的心趋于了怎样的浮躁和空虚。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有时候的确很脆弱,像芦苇一样不堪一击;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要比宇宙间任何生物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个所有生物都无法比拟的、能思想的灵魂。如果,我们在纵情于物欲时,把有灵魂、有思想的生活遗弃了,那真是忘却了人生的根本。

虚浮的物质世界有着繁荣的表象,人们无休止的匆匆忙忙将思想和灵魂一起埋葬,我们失去了思考的环境,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

自杀是最无力的解脱之道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向残酷的流言作最后的抗争,阮玲玉用30片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挣脱痛失爱侣与疾病困扰的折磨,远离红尘的喧嚣纷扰,三毛用尼龙丝袜挂在点滴架的吊钩上自缢身亡;为了维护自己“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击败”的男子汉的“尊严”,不堪忍受上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作力的衰竭,海明威把猎枪伸进嘴里,扣动了扳机……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选择了以自我消亡的方式来告别这个世界,不是天灾,不是,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然而,我们看到的这些名字是因为其出色的才华为人们所熟知,事实上,我们不知道的是,还有无数的普通人的生命在用同样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消逝。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中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义无反顾地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关于自杀他曾经有一个相当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若用经济学上的观点来评析这段话,那就是作为成本的对生存的恐惧已经远远超出作为收益的对死亡的恐惧,站在绝望悬崖上的人们难免会纵身一跳:生,不如死。

可是我想说,对于生存的恐惧这些有自杀念头的人肯定是感同身受的,可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他们又从何得来呢?相信世上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过死亡的恐惧,因为真正感受过的早已经不在世上了。甚至很多人对死亡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一具静静躺着的尸体,无思想,无困扰,仿佛睡着一般的安详。

于是有一部分被现实纠结的人选择将自杀作为对生命最后的救赎,作为一次逃脱人生不幸与苦难的契机,对此,他们拥有着看似绝对的自主权,从自杀的动机到自杀的具体操作,自行设定,不计前嫌不计后果,自决生死。事情真就这样简单吗?

一个人的成长姑且不论要消耗多少社会资源,他必定凝结了一个家庭的心血。亲人们无悔地给予了你爱的抚育,你理应也回报爱的感恩,知恩不图报,而是试图以结束生命来缓解自己的痛苦,无疑是自私的,你的一死了之,背后是亲人无法言喻、无法止息的巨大痛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